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浮力比”数值越大,真的就说明浮漂灵敏和好用吗

“浮力比”数值越大,真的就说明浮漂灵敏和好用吗

发表时间:2024-07-18 16:33:21 来源:网友投稿

什么叫浮力比?在理论物理方面,有“浮力和比例”的说法,浮漂的“浮力比”应当便是借鉴这个说法出来的。主流钓界指明:一支浮漂的吃铅量÷其自重=浮力比;并说这个数值是考量浮漂品质关键的参数,甚至这个数值越多,越证实这是一支好漂——这就是钓界“浮力比”的来历和用途。

基于此就出现了各种浮漂横着数值的比拼,甚至变成了所谓“鉴定”正品的评价指标。但是本文要说,这仅是一个数值,和浮漂的灵敏、优劣、使用是无关的。

从“浮力比”数值,看其不成立的本因从上面简单的介绍,我们看得出,如果这个“公式”和数值可以作为考量浮漂的规范,那一定如“主流”钓界宣传的一样,自重越小、浮力越多的浮漂才是最好的浮漂了——纵观我们现在台钓漂常见的材料,那恐怕巴尔沙木、孔雀羽、芦苇材料已经哭晕在厕所,“纳米”材料浮漂热泪盈眶,只有中空塑料浮漂在厅堂大笑了~

肯定也有朋友这时提出来,那便是“浮力比”小的浮漂是好漂——垂钓而言,浮漂的总体密度不能再大于水密度了,由于假如沉下去的就不称为浮漂了。那么这就出现了接近水密度的浮漂,也就是实际垂钓中自身很重、吃铅量很小的浮漂是好漂?那工程塑料、中空的大部分金属等等材料都能做钓鱼漂啦?这就和现实相差得更远了~

看到这里会有更多的朋友提出来:这个“浮力比”的数值有区间要求或达到具体数据才是好漂。这猛的一看好像是那回事,可是再回过头看公式,您又该笑了,因为这个数值只是一个比例得数,2克:1克和10斤:5斤的比例数值是一样的,反倒更不表明难题。因此这一条更不创立。

钓灵钓钝不看调目钓目,只看水下情况一般情况下,钓鱼调漂后一钩躺底、一钩触底的水下情况,算是不灵不钝;从上钩开始离底,直到双钩都离底,属于钓灵的范围;从一钩躺底、一钩触底,向下双钩都躺底,直到铅坠都躺底,便属于钓钝的范围。例如我们带钩调三目钓三目,使用产品拉饵挂勾,到水下可能是一钩躺底、一钩触底,这基本上算是一种不灵不钝的情况。

同是调三钓三,如果把产品拉饵换为红线虫,因为红虫饵重比较轻,到水下可能是下钩轻触底、上钩悬浮,那么这就属于一种钓灵的情况。所以我们钓鱼调漂,不能单纯地只从调几目钓几目,就来判断调钓的灵与顿,还要从他们的饵料重量来分析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