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分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分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发表时间:2024-07-18 16:39:58 来源:网友投稿

基本形式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并且,可以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语气.还可以在主语后面用代词“者”复指主语.这样根据用不用“者”、“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五种基本形式.

1、主语,谓语+“也”.(“制,岩邑也.”)

2、主语+“者”,谓语+“也”.(“兵者,凶器也.”)

3、主语+“者”,谓语.(“兵者,凶器.”)

4、主语,谓语.(“兵,凶器.”)

5、主语+“是(为)”+谓语.(“安能辩我是雄雌?”)

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还经常出现副词充当状语.例如,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否定判断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这里的“非”虽然可以译作“不是”,但它的词性为副词,而不是系词.

又如用语气副词“则”、“即”、“诚”、“乃”等加强判断语气,用范围副词“皆”表示判断的范围等,也是判断句常见的情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个别带动词“为”的句子也表判断,如:“余为伯儵”

者也类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