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历史上记载有鲁哀公和汉武帝曾“获麟”,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上记载有鲁哀公和汉武帝曾“获麟”,是怎么一回事

发表时间:2024-07-18 17:42:20 来源:网友投稿

鲁哀公获麟就是著名的西狩获麟,汉武帝是元狩元年捕获白麟事。

1、“西狩获麟”:发生在春秋末期鲁国西境大野泽。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首先见于战国成书的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春秋》。战国史学家公羊高撰写的《公羊传》和谷梁赤撰写的《谷梁传》,也都记载了这方面的内容。

2、《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西狩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

译文:(公元前481年)春,鲁哀公带着他的大臣们围猎,给孙叔氏驾车的鉏商捕获了一只怪兽,大家都认为并不是祥兆,孔子看了以后说是麒麟,建议鲁哀公将麒麟带回去疗伤。不想麒麟最后还是死了。

3、据考证“西狩获麟”发生在周敬王九年(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书,也恰恰在这一年脱稿,这时孔子已71岁,从此不再著书。

这就充分证明了至今仍在巨野流传的“孔子获麟绝笔”的故事是真实的。孔子获麟绝笔,从客观上讲,是年纪大了精力不佳。但从主观上讲,感麟而忧也是个重要原因。

4、在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到雍地打猎,捕获了一只长着独角的,像“麃”(即狍子)一样的野兽。经过一番争议,“有司”最后确认为麒麟,认为这是上天的赏赐。汉武帝为了图吉利,就改年号为“元狩”,并作“白麟之歌”来记述这件事情。

扩展资料:

1、麒麟是指中国传统瑞兽。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有时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礼记·礼运第九》:“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可见麒麟地位起码与龙同等,并不低于龙。

2、麒麟也有中土之兽的说法但与被《淮南子》、《灵宪》等诸多古籍认为居中主土的黄龙相比,麒麟只有《易冒》一书将其与青龙等四灵相提并论。

3、古人把雄性称麒,雌性称麟,麒麟是吉祥神宠,主太平、长寿;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民俗礼仪中,被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4、麒麟每次出现都将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时期。据记载孔子与麒麟密切相关,相传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据传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书”。

5、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就于一体;尾巴毛状像龙尾,有一角带肉。但据说麒麟的身体像麝鹿,它被古人视为神灵。

麒麟是中国古人相信存在的神灵。在中国众多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的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都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6、中国民间有麒麟送子之说,另一种麒麟形象是龙头,马身,龙鳞。尾毛似龙尾状舒展。它的综合面不及龙、凤那么广泛,不过名气也不算小。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