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诗歌看不懂,求解

诗歌看不懂,求解

发表时间:2024-07-18 17:59:41 来源:网友投稿

春日郊外

【宋】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1.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的春日景色?(4分)

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

1.①对比:城内和城外的景色对比。②运用比喻:莺声像人在说话,草间风吹如药的香味。③多角度描摹:通过视觉、听觉、嗅觉来表现春日景物的特点。(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可得满分)

2.感觉优美却无言表达,表现了诗人对郊外春日景色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样写委婉含蓄,富有情趣,收到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效果。(4分。分号前后各2分)

二:

1.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用哪些艺术手法描写郊外阳春风物的?

2.尾联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1.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多角度描写:先从视觉写远山、近水、垂柳等,从听觉写莺语,从触觉写日暖、风来,从嗅觉写草香;由远及近的写法:先写远山,再写近水,再写到身边的细草,层次分明。比喻:莺语、草香都用了比喻,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运用倒装、映衬:通过倒装使文章更有情趣,如因“余积雪”更显“山好”,唯“倒垂杨”方显“水生”。山与雪、水与柳互相映衬,色彩鲜明,突显了早春的生气勃勃。

2.此中似有佳句,正欲纵笔撷取时,难觅其踪了,空留下一片茫然,徒增惆怅;这样结尾使诗有了未尽之意,给读者留下无限之悬想,使诗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注释

①未省(xǐng):还没知道。省,这里是“省察、领悟”之意。

②黄:鹅黄色,指榆树、槐树新芽的娇嫩。

③水生:水涨。

④倒垂杨:映出杨柳的倒影。

⑤莺边日暖如人语:这句为倒装句,原序为“日边莺暖语如人”。天气暖和黄莺骄吟,其声如人亲切交谈。

⑥佳句:好的诗句。

译文

住在城里还丝毫没能感受到春光;今天漫步郊外,惊喜地发现,原来榆树槐树早已抽芽,半绿半黄。远处的青山婀娜多姿,我更喜爱它那峰顶还留存着皑皑白雪;池塘的水渐渐上涨,倒映出岸边的垂杨。暖和的日光照着,黄莺儿啼啭,似人在对谈;一阵风从草地吹来,夹杂着芬芳的药香。我怀疑这景中藏有美妙的诗句,刚想为你们拈出,忽然又感到迷濛茫然。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