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应对疫情下的经济压力,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应对疫情下的经济压力,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发表时间:2024-07-18 18:18:55 来源:网友投稿

1、 发行债券。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争取空间,主动扩大赤字率至可控范围内,为将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融通协同打好基础。

2、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补贴受打击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文旅等行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3、 出台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应急措施。由于中小微企业应对突发和短期风险能力较差,涉及就业面广,要实施精准的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

4、 做好基建项目复工、开工和储备。对于人口流入地区的都市圈城市群进行适当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投资,以刺激需求。拓展资料:

1、 21世纪以来,中国先后经历过数次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危机,它们对经济社会运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效应。其中2003年SARS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特别是短期冲击幅度最大,也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存在更大的相似性。因此通过与SARS疫情进行初步比较来预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经济影响规模,不失为一种最为直观的方法。但总体来看从此次疫情的内在特征,到疫情爆发所处的国内外环境都凸显着有别于以往危机的特征,历史经验虽具有重要参照借鉴价值,但难以凭此客观评估当下疫情的实际经济影响。由此有必要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及其影响经济的特殊性进行剖析,从而更全面、客观地分析其对经济领域各层面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2、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大规模爆发对经济造成的直接损失主要来自于其对供给和需求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公共部门为疫情诊疗及检疫、预防而负担的成本,但因总供给和总需求影响整个宏观经济领域运行,加之财政对缓解疫情冲击所具有的政策空间,疫情对财政预算的影响相对有限。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