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半山体,东坡体,诚斋体的比较

半山体,东坡体,诚斋体的比较

发表时间:2024-07-18 18:20:38 来源:网友投稿

半山体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晚年罢相隐居江宁半山时的诗风,以七绝形式描写自然风光,注重炼字炼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又称“王荆公体”、半山绝句、半山诗。王诗重炼意又重修辞。在用事、造语、炼字等方面煞费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主要载体是其晚期雅丽精绝的绝句。其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其短处在于作诗主意求工,主意之过流为议论,好求工而伤于巧;故“王荆公体’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这既体现了宋诗风貌的部分特征,又有向唐诗复归的倾向;可谓既有唐音,又有宋调,对宋诗的发展影响较大。

东坡体是针对苏轼“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而形成富有理趣的“东坡体”;苏东坡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庄亦谐,生动有力。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成员,其诗能不受成规束缚。其词突破了传统词的题材限制,扩大了词境,他以诗为词,开创了宋词的新时代,不愧为宋代文学发展到顶峰时期的一位伟大作家。

诚斋体的得名是源于杨万里。杨万里好诚斋,故称为诚斋体。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最后摆脱前人的束缚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要素之二是杨万里做诗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

个人见解个人组织,见笑见笑。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