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跟函谷关有关的故事有哪些越多越好

跟函谷关有关的故事有哪些越多越好

发表时间:2024-07-18 18:42:48 来源:网友投稿

1、紫气东来

据《史记》记载:春秋末期,柱下史老子李聃看到周室将衰,西渡隐居。公元前491人,函谷关令尹喜,清早从家里出门,站在一个土台上(现瞻紫楼)看见东方紫气腾腾,霞光万道,观天象奇景,欣喜若狂,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

忙令关吏清扫街道,恭候异人,果然,见一老翁银发飘逸,气宇轩昂,并且倒骑青牛向关门走来。尹喜忙上前迎接,通报姓名后,诚邀才子在此小住。才子欣然从命,在此著写了彪炳千秋的洋洋五千言《道德经》。以后函谷关一带的门楣或春联都肯写“紫气东来”,流传至今,表示吉祥。

2、仙丹救民

老子在函谷关著写《道德经》时,他的坐骑青牛被当地一老农饲养着。当时函谷关一带流行一种瘟疫,许多人为此毙命,郎中也无能为力。一天老子的青牛不吃不喝,急坏了饲养人。他找郎中郎中说人都看不好,更看不好牛,饲养人死缠硬磨让给牛瞧瞧,郎中让人扶起,牛站不稳,只是咔咔不止后突然咔出一个肉团(就是现在人说的牛黄),牛才如释重负,张嘴吃草。

郎中大喜忙将肉团拿回家中,泡制成小药粒,发给有病关民。病人吃后马上见轻。人们为了感激老子的青牛救命之恩,说这是仙丹。至今灵宝还流传有正月二十三为牛节的习俗。这天家家门上贴着用黄纸剪成的青牛图案,并写上“新春正月二十三,天上老君炼仙丹,家家门上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

3、鸡鸣狗盗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客喜贤名声很大,秦昭襄王早有所闻,想让孟尝君来秦共图大谋。派其弟泾阳君到齐国为人质,请孟尝君入秦为相,孟尝君到秦后,遭到丞相樗里疾的忌妒。樗在秦王面前进言陷害。后秦王反悔欲杀害之,又恐遭人唾骂,暂将孟尝君囚禁起来。

回国后的泾阳君闻听此讯,欲救孟尝君去求幸姬。幸姬提出要孟尝君已赠给秦王的狐白裘衣。后一门客从狗洞进入库房,巡夜人听有动静,门客学狗叫,骗走巡夜人,盗得狐白裘衣,送给幸姬。幸姬才帮忙弄到出关文书,孟尝君一行慌忙逃至函谷关,正值半夜,当时关规是“鸡鸣开关,日落闭关”。

后边追兵将至,形势危急。此时有一门客站在土阜上学鸡鸣叫,周围雄鸡齐鸣,关吏忙开关门,孟尝君一行匆匆出了函谷关。后来樗里疾追到此处,孟尝君已出关多时了。

4、玄宗改元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就想着炼丹成仙,有许多方士道人奉献丹药,全家升迁。当时陈王圭府有一个参军,叫田同秀。一日早朝时说他晚上梦见太上老君在函谷关丹凤楼会见了他,老子说在他著经的地方,埋有一个桃符,谁能得到它,谁就能得天下。

玄宗听后马上命田同秀带人带函谷关老子著经的地方,掘地三尺,挖出一个桃符,上面刻着一个“木”字,众臣解释为四十八。说老子可保佑玄宗坐四十八年天下。玄宗大喜随即改开元号为天宝年号,立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改桃林县为灵宝县。

5、公孙白马

战国时期赵国的平原君门客中有一名叫公孙龙的,想到秦国去游学。那时赵国一带的马,正流行一种烈性传染病。秦国得知后在其东大门的函谷关贴出告示:凡赵国的马一概不得入关。这天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验过符节就要过关。关吏拦住说:你人可以过关,但马不能过关。公孙龙不悦马不能过关。白马非马怎能不让过呢?

关吏说:白马也是马呀!公孙龙说:难道我公孙龙就是龙吗?关吏被问愣了。他又说:白马者,马与白也,或白与马也,譬如说要马,给黄马、黑马都行,但要白马,给黄马、黑马就不行了。这说明白马和马是两回事,也是就说白马就不是马,为甚么不能过呢?关吏还没明白过来,他就骑着马过了函谷关。

白马非马的争论是当时哲学上一件很重大的事情。说明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已开始在思考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

扩展资料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区,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参考资料:函谷关-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