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初日文言文

初日文言文

发表时间:2024-07-18 19:21:15 来源:网友投稿

1.描写初日的诗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____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____朱熹《春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____李白《望庐山瀑布》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____王勃《滕王阁序》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____佚名《行行重行行》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____李清照《武陵春·春晚》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

____李白《阳春歌》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____杜甫《秋兴八首》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____程颢《秋日》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____鱼玄机《赠邻女/寄李亿员外》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____佚名《陌上桑》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____杜荀鹤《春宫怨》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____李白《采莲曲》春日载阳,有鸣仓庚。____佚名《七月》。

2.初中所有古文原文1.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njj00169_0020_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njj00169_0020_2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njj00169_0020_3为之强njj00169_0020_4。又留蚊于素帐njj00169_0020_5中,徐njj00169_0020_6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njj00169_0020_7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njj00169_0021_0。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山市(蒲松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4.《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5.寓言二则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6.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7.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8.口技(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隅,施八尺屏幛。

口技人坐屏幛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幛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丈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丈。

3.初中所有古文原文1.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njj00169_0020_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njj00169_0020_2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njj00169_0020_3为之强njj00169_0020_4。又留蚊于素帐njj00169_0020_5中,徐njj00169_0020_6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njj00169_0020_7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njj00169_0021_0。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山市(蒲松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4.《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5.寓言二则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6.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7.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8.口技(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隅,施八尺屏幛。

口技人坐屏幛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幛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丈夫呓语。

4.描写日的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盘盂:盛物之器,圆者为盘,方者为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翻译: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辩论,(就过去)问他们在辩什么。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马车的车顶那么大。等到中午就像盘子一样大,这不就是远的(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凉快,等到了中午的时候(感觉)就像进入了澡塘,这不就是越近(感觉)越热越远(感觉)越凉吗?”孔子也无法决断(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话孔子说:“谁说你懂得很多啊?”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桃)林

5.古文中“日中”指几点日中在古代指的是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这段时间。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

这时候太阳最猛烈。春分和秋分的合称。

我国古人很早就知道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四个节气,并且用它们来确定四季的划分。因为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昼夜的长短相等,所以又叫做“日中”。

有的先秦古籍则把“日中”专指春分,如《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就是以二十八宿中的鸟、火、虚、昴四宿作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黄昏时的中星,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做宵中、夏至叫做日永(昼长)、冬至叫做日短。

还有的先秦古籍把一天的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扩展资料: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时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21时至23时)。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

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