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相石油与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
海相石油与陆相石油的特征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石油类型、含蜡量、含硫量、钒、镍的含量与比值及碳稳定同位素的分布等5个方面(表1-5)。
表1-5海相、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
(一)石油类型
海相石油以芳香-中间型和石蜡-环烷型为主,饱和烃占石油的25%~70%,芳烃占总烃的25%~60%。陆相石油以石蜡型为主,部分为石蜡-环烷型,饱和烃占石油的60%~90%,芳烃占总烃的10%~20%。
(二)含蜡量
含蜡量高是陆相石油的基本特征之一。世界上高蜡石油都产于陆相环境中。根据我国陆相石油的分析资料,含蜡量普遍大于5%,一般为10%~30%,个别可达40%以上;而海相石油的含蜡量均小于5%,一般仅0.5%~3%。
(三)含硫量
海相石油一般为高硫石油,而陆相石油一般为低硫石油。含硫量主要与蒸发盐或碳酸盐母岩的沉积环境(主要是盐度)有关。因此个别盐湖或湖相蒸发岩系中的石油,也可以是高硫石油。
(四)微量元素钒、镍的含量和比值
石油中钒、镍的含量和比值也是海相与陆相石油的区别之一。海相石油中钒、镍含量高,且V/Ni>1;而陆相石油中钒、镍含量较低,且V/Ni<1。另外钒、镍主要存在于卟啉类化合物中,海相石油富含钒卟啉,而陆相石油富含镍卟啉。
(五)碳稳定同位素分布
海相石油与陆相石油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也有明显差别。据廖永胜(1982)统计,古近系、新近系海相石油的δ13C值一般大于-27‰,而陆相石油的δ13C值一般小于-29‰。不同时代海相、陆相石油的δ13C值可有一定幅度的变化,但两者的差别仍是基本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