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为什么不能把书写,朗读等动作训练作为惩罚手段

为什么不能把书写,朗读等动作训练作为惩罚手段

发表时间:2024-07-18 22:34:42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生运动知觉的发展,对他们的书写、绘画、制作等作业和体操、表演等学习活动都具有重大意义。

运动知觉包括大肌肉运动知觉和小肌肉运动知觉。儿童大肌肉运动知觉成熟较早,刚入学的儿童已有相当发展,能自如地做各种基本动作,如走、跑、跳、爬行、攀登、伸展、弯腰等。小肌肉运动知觉的发展较迟,在小学阶段手部肌肉的力量也在不断增强。手部的关节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未成熟。从解剖学上看,腕骨的骨化过程在6~10岁发展明显;掌骨的骨化在6岁左右开始明显发展;指骨的骨化在5岁左右开始明显发展。腕骨、掌骨、指骨的骨化只有在14~16岁才基本完成(女孩14岁,男孩16岁)。因此刚入学的儿童,手指、手腕运动不够灵活协调。如一年级小学生刚学写字时,字迹歪歪扭扭,还经常把本子戳破。随着小学生手的骨骼、肌肉的发展,再经过小学阶段各种书写、绘画、手工劳动等活动的训练,儿童手指小肌肉运动知觉已相当发展,灵活性和协调性都有较大的提高。据研究8~14岁的儿童,运动知觉的精巧性可以提高50%以上。

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大、小肌肉运动知觉都在发展中,其发展速度和水平与训练有直接关系。因此小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外各种活动,从耐力、速度、灵活性、协调性等方面加强对小学生训练。但是由于小学生运动器官比较稚嫩,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过量训练。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动作,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绝不能把书写、朗读等动作训练作为惩罚手段。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