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为何见面互称“二哥
山东人为何见面互称“二哥”
山东人说话干脆、办事利索,被称为“山东大汉”,但在山东,素不相识的男子打招呼时,不像在别处那样叫“大哥”,而是开口互称“二哥”。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种习俗的来源,并没有确切的史料可考,而只是与当地有趣的传说有关。凑巧的是山东有两个家喻户晓的名人,在家中都排行老二,他们一文一武,文的是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武的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武松。
孔子被誉为“圣人”,在封建时代里,长期享有国教的待遇,因此没人敢再直呼其名。只有在个别年代,人们才敢称他为“孔老二”,大多时候都叫他“孔圣人”。由此来看山东人见人叫“二哥”和“孔圣人”的关系不大,大概只是文人们的牵强附会之说罢了。
武松虽是《水浒传》中虚构出来的“打虎英雄”,但他的言行处处与山东大汉的脾胃相符,所以在山东人的心目中,他是比真实的活人更有生气的典型代表。由于对武松称名道姓不足以表示和他的亲近,山东人便像称呼自家兄弟那样叫他“老二”或“二哥”。久而久之这个称呼就传播开了。
另外山东人喜欢说书、听书,在《水浒传》原本的基础上,他们编了许许多多的说书回目,因而搞得说书的也不叫“说书”了,而是叫“说武二”。武松形象高大,令人们十分崇爱。但是不少方面,他的形象却是得了其兄长武大郎的陪衬才树立起来的。
武大郎其貌不扬,缺少英雄气概,而武松是深入人心的英雄。他们之间对比很鲜明,因而都被人们牢牢地记在了心中。时间一长在山东大汉中就逐渐出现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标准”,那就是叫“大哥”会让人心中浮起武大郎猥琐的影子,叫“二哥”反而在精神上会泛起武松的英雄豪气。
所以说山东人见面叫“二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