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李白,他的诗只有喝酒后才能作出来的吗
李白唐朝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被唐朝另一位诗人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就是神仙被贬下凡的意思。后人称李白为“诗仙”。而李白一句“臣是酒中仙”,又把自己定位为“酒仙”。
据统计李白诗文的饮酒诗一百七十首,占其诗文的百分之十六,在民间,自称“酒中仙”的李白名气很大。如今我们只见到一些城乡酒店的酒帘上写有“太白酒家”或“太白遗风”等字样,这是中国人对李白的自发性纪念,说明李白已成了中国酒文化的一个标志性人物。
涉及的场景嘛,可以说,李白得意时喝酒,失意时喝酒,一个人时喝酒,去宴会时喝酒,怀念人时喝酒,重逢时也喝酒,他拜访别人要喝酒,别人拜访他就买酒,在酒楼喝酒,在家里喝酒,在宫廷里也喝酒。最后结局是“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旧唐书》),说嗜酒如命一点也不过分……
可以先看看他的诗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君不见》)”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襄阳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行路难》)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兰陵琼浆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梁园吟》)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畅快万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李白身上那种独特的个性,也是一大特色,看似目空一切,狂得都没边,不过人家有才华,狂也是有资本。而且他在现实生活中就是活得洒脱,从来不用为了生计而奔波,整日就是游玩喝酒。所以人们称他为“酒仙”和“诗仙”,酒代表的是他的性格,仙所代表的是他在文学上的成就,离开了酒,李白的诗就没有灵气,可见酒也是他诗作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终其一生一直追寻着上船的路,却仍非船上之人,所以只能一生坎坷,借酒消愁。而“酒中仙”,或许只有他喝醉时,才真正忘掉船上的生活,自由如神仙吧。
人清醒呢难免受到现实制度的禁锢,尤其李白是个有政治诉求的人,尽管想象力很丰富,但被他求官出仕的心束缚着,也被写诗的格式束缚着,不好自由发挥。喝多了酒就是有着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壮志,所以能尽情发挥。这大概也是酒后吐真言吧。我个人认为他是李白嘛,天生的烂漫诗人,我想只有喝酒才体现他的豁达呗!
说李白总是要醉酒后才能写出好诗,有点牵强,李白没喝酒的时候,也写出好多名传千古的佳句的,只不过李白仕途不顺,经常借酒消愁,所以才会有这种错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