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名人创业故事:刘庆峰是峭壁上的听风者(5)

名人创业故事:刘庆峰是峭壁上的听风者(5)

发表时间:2024-07-19 00:10:58 来源:网友投稿

名人创业故事:刘庆峰是峭壁上的听风者

  庞大而固定的市场,与人工的天然缺陷,正好是语音技术改变世界的落脚点。科大讯飞的研发团队顿时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刘庆峰借机放下狠话:“横竖都要搞出来!”而这一决心不仅仅是放狠话,为了这个项目刘庆峰投入了上千万元的研发成本,以至于2008年上市时少拿了8000万元左右的融资。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科大讯飞的普通话测试技术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测评,随后在全国普通话考试中全面铺开。而在刘庆峰的计划中,这只是打开教育产业的一个切口。

  尽管团队内部有人提出,科大讯飞在教育领域并无资源,也不知道开发什么产品,但刘庆峰则坚持认为,教育是一个上百亿甚至上千亿元的大产业,语音产业跟语言教学的关联度极大,而科大讯飞脱胎于中科大的学院气质,也适合做教育产业。

  随后,他调整了内部组织架构,成立了教育产品事业部,以普通话测评技术为起点,开发了面向中小学普通话与英语教学甚至全学科教学的畅言智能教具,以及普通话和英语口语测试系统。这些产品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其不仅能够用标准发音进行教学,还能为学生的口语发音打分,至今已在国内拥有7000多万的师生用户,还在新加坡94%的中小学校普及开来。2013年科大讯飞的教育产业收入增长超过100%,达到四五亿元。

  时至今日,拥有技术壁垒和产业规模的科大讯飞,已是当之无愧的业界霸主,其在国际市场上仅次于美国纽昂斯公司,而在国内市场上难逢对手。但是高处不胜寒,变革的大风无时无刻不吹打着41岁的刘庆峰。

  “将来每一个手机、每一个电视、每一个玩具、每一个汽车都能听会说,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认识到语音必将成为未来一大入口的公司,并非科大讯飞一家。2013年两会时,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私下对刘庆峰说:“有领导来百度考察,发现我们也在尝试做语音搜索,就对我说,你们还是别做了,直接用科大讯飞的技术吧。你们的技术是很好,但我们必须自己做,这是我们的身家性命啊。”

  更有趣的是腾讯。由于QQ具有天然的竞争壁垒和对语音的刚需,腾讯在移动QQ上直接采用了科大讯飞的技术,但在以语音为主打的微信上,为了保持核心竞争力,腾讯则采用自己的语音技术,哪怕技术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草原与荒原的变幻,队友与对手的转换,时刻挑战着找不到对手的科大讯飞。刘庆峰的对策仍然是掌握核心技术创新,成为产业链上的主导。他觉得未来的语音技术将更加智能化,不仅能够执行人类的语音指令,还能够深层次地理解人类的需求,甚至能够思考。

  “现在,你对空调说,调到20度,空调会自动降到20度。但在未来你说调到20度,空调会提醒你,调到26度会既节能又制冷,还不会让你着凉。”

  ——这像极了科幻电影里的场景。从科幻到科技再到产业,15年至今,刘庆峰和他的学霸团队仍然在技术峭壁上不懈攀登,因为站得越高,听到的风才会越大。

  名人创业故事:刘庆峰是峭壁上的听风者篇2  在安徽合肥,他带领创业团队蜗居在租来的民房中,“捧”起了中国语音产业的新星科大讯飞。他,就是刘庆峰。

  “微软把图形做到了极致,苹果把触摸做到了极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点燃了人类的需求与梦想,下一个极致在哪里呢?”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激情飞扬地讲述自己的追梦故事。

  以语音点亮生活

  “随着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普及,作为最自然的交互方式,下一轮变革就在语音领域。”刘庆峰这样认为。

  “开灯”“关上加湿器”,随着一个个声控命令,灯开了,正在喷雾的加湿器停工了。这是记者在科大讯飞产品展示中心,看到的“灵犀3.0”的功能之一。它全面接入智能家庭领域,成为人与家电设备之间沟通的桥梁。

  靠着一股豪情和几项技术,在创富神话频出的1999年,26岁的刘庆峰带领18个人创立了科大讯飞。

  “当时,以为世界就在脚下!”忆当年,刘庆峰仍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2000年,创业团队不得不在安徽巢湖的半汤宾馆总结反思。“以前做产品是拍脑袋,但是做出来没有市场。”科大讯飞轮值总裁吴晓如介绍,半汤会议把所有的产品一一分析,将有市场前景的加以保留,重点开发。

  “半汤会议”成为科大讯飞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转折点。2004年,讯飞开始赢利。

  2008年,科大讯飞上市,如今市值已达200多亿元。

  从过度乐观,到脚踏实地,是科大讯飞十几年追梦成功的关键。

  “梦想与市值无关。实现人机和人人无障碍沟通,用语音点亮生活才是我们的梦想,我们还会一直走下去。”

  他没哭,她哭了

  “在创业最艰苦的时候,您有没有流过泪?”

  “从来没有!我是天生的乐观派,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是记者和刘庆峰的对话。

  但是,联想的财务经理哭了。“2001年联想投资向科大讯飞投入300万美元。参加科大讯飞的半年度经营会议后,她没想到科大讯飞的财务状况那么差。”

  但是,投资人未追求短期的财务回报,使得科大讯飞在追梦中一路前行。

  2000年,上海复星成为科大讯飞的大股东。时任公司董事的梁信军,发现团队过得很艰苦,不关心何时赢利,而是体贴地说:“庆峰啊,给你们自己多发点工资吧。”

  导师王仁华的支持和胸襟,更使刘庆峰念念不忘。

  刘庆峰大学的专业是无线电电子学,大二时就被王仁华选拔到语音实验室,开创了中科大选拔本科生进入实验室的先例。因为逐渐展露的语音技术天赋,王仁华放手让刘庆峰实现自己的想法,并且不遗余力地支持。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刘庆峰动情地说。

  科大讯飞继承了伯乐精神。草根开发者可免费使用讯飞语音云平台进行研发和测试。目前讯飞语音云平台的创业项目超过5万个,终端用户数量超过6个亿。

  “理科男”的侠骨柔情

  采访结束于午餐时分,刘庆峰当即收拾行李准备出差。

  “如果不出差,也没有特别重要的会客,刘总都要回家吃午饭。”科大讯飞媒介经理陈卫民介绍。

  与不少家庭一样,刘庆峰的父母提前退休,从老家到合肥帮他们带孩子。只要有可能刘庆峰就会回家跟他们一起吃饭,共享天伦之乐。

  创业时同舟共济,成功后矛盾丛生——这是许多创业故事难以避免的“俗套”。

  但在科大讯飞公司,从创业时一起吃盒饭、啃黄瓜,到上市后股价飙升,核心的6个“合伙人”一个没走。

  “如果以科大讯飞为原型拍一部《中国合伙人》,您觉得结局会怎样?”记者问。

  “2013年公司14周年庆,我们一起看了《中国合伙人》。其中有句台词:‘千万别跟好朋友合伙开公司。’我的想法正好相反,创业过程中共同奋斗结成的战友情谊历久弥坚。”刘庆峰这样答。

  共同的价值观和梦想,让这个团队在十几年的共同战斗中拧成一股绳。这个“最佳合伙人”的合伙计划还在不断扩大,将为人机交互的信息沟通无障碍贡献更大力量。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