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的常见疑问
疑问一:自己英文水平和发音不够好,可以给孩子读书吗?
真相:
1. 在平时交流或者读书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句型和词汇有限。遇到生词可以提前做功课。
2. 比语音更重要的,是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只要家长不是孩子英语输入唯一的来源,并不会对孩子的语音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鼓励亲子阅读最重要的原因是帮助孩子建立阅读习惯,融洽亲子关系。所以家长不必为语音问题过度纠结。
疑问二:孩子对读书不感兴趣,怎样引导孩子听家长讲故事?
问题的本质:如何抓住给孩子读书的时机?
解决方案:可以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认知特点等来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
疑问三:如何提高孩子在亲子阅读时的专注度?
解决方案:
1.寓教于乐,不要把“学”和“乐”对立起来。
2.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判断孩子是否对书没有兴趣。
3.家长做出改变:更换时间、书的内容、或者亲子阅读的方式。
Therightsofthereader中提到的最受读者欢迎的十个权利:
1.不读的权利;2.跳读的权利;3.不读完的权利;4.重读的权利;5.读任何书读权利;6.包法利式幻想的权利;7.随时随地读的权利;8.翻读的权利;9.大声朗读的权利;10.沉默的权利。
斯蒂芬·克拉申教授在ThepowerofReading中提到:
读书应该是随性且自在的。这种状态下的阅读方式叫做“自由自主阅读法”。
疑问四:亲子阅读以后,应不应该就阅读内容向孩子提问?
解决方案:
1.不要给绘本和书籍赋予太多教育的功能,也不要刻意地做些不必要的指导。
2.亲子阅读完成后,如果孩子主动分享感受,家长可以适当提问。
互动交流的好处:
激活孩子的背景知识;拓展孩子的认知;实现寓教于乐。
阅读循环中“回应”阶段的两种方式:
1. 孩子缠着让家长无数次重复讲某本(类)书。
2. 孩子忍不住找人聊聊书中的内容。
疑问五:家长要给孩子读多久的书?如果我的孩子可以自己看书了,家长还需要给孩子读书吗?
亲子阅读的目的:
1. 帮助孩子培养阅读习惯、促进亲子和谐。
2. 通过阅读这种方式帮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但是然地习得语言。
解决方案:
1. 根据亲子阅读目的一,我们推断:
如果孩子已经具备了自己读书的能力,但依旧愿意一起读书,可以继续进行亲子阅读。
2. 根据亲子阅读的目的二,我们推断:
从语言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考虑,在孩子上中学之前,家长不要停止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
疑问六:家长除了读完书中的内容,还需要做什么?
老师和家长的角色分工:
1. 老师负责学生课内的学习任务。上课的时候注重知识内容的传授和讲解的精确性。
2. 家长负责的是家庭里的课外阅读。目的是建立孩子的阅读习惯,追求他们阅读的量和频率。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