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5活页纸手写日记小结
虽然写日记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但一年来一天不落地坚持下来,却令我颇有成就感。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这一年,我用的不是普通的日记本记录,而是用A5活页纸。这几天把活页日记的合订本掏出来翻阅,没想到一看就被内容吸引走了,耽误了一个多小时都迟迟无法下笔。现在算是回顾一下,写点感悟经验之类的文字,给自己打打气,鼓励自己再接再厉。
在此之前有我写日记习惯找一些漂亮的本子,特别是高中时期,文具店开始售卖那种内饰华丽的全彩内页笔记簿,更让我爱不释手、情有独钟,所以当时记日记还附带着收集文具的功能,极大地满足了我这位“文具控”的心理需求。我常常会选择符合以下标准的本子:
但是这种方式经常出现的尴尬局面:
我所用的活页纸非常普通,就是一包2.5元的20孔空白A5活页米色纸。书写工具很简单,以黑色水笔为主,辅以多种颜色的彩笔。
从过程上看2013年6月14日刚开始时,我还是以空白无横线活页纸为底进行书写的。到7月15日那天,开始对空白页进行个性化设置,用打印机将之分成不同的版块,包括“时间开销”、“励志英文”、“运动阅读情况”、“国家时政”、“幸福瞬间”,当然还留存以前固有的内容:“日期天气”与“当天重要或有趣事件的详细记录”。每天一面纸两天写两面,合起来就是一页。
到7月21日,又增加了“语海捞针”版块。
到8月26日,觉得原来的设计有点呆板和拘谨,又进行了美化,去掉了最外面的方框,可利用的空间扩大,同时对版块的先后顺序进行微调,并将中间的分隔线改成虚线形式。到10月1日,增加了“其他记录”版块,弥补版块分类较少的不足。
到11月5日,受《30岁前的每一天》这本书的启发,加入了“经验学习”版块,尝试着把生活中自己感知的隐性知识有意识地转化为文字,同时收集听到的经验技巧,希望每天积累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活页的形式便于我将当天的那一页放在背包里,随时抽空记录,不会造成当天的任务负担。每天通常到晚上时,一面活页纸就基本写完了,从而使习惯能够轻轻松松地得以一天不落的坚持下来,让自己从行动中看到了持之以恒的力量。这在以前用线装本时是难以达到的效果。这种活页的形式,有灵活安排的可能性。
从创意的角度而言,我还可以把活页日记做成每天一页的形式,然后坚持10年,再把10年间的同一天装订在一起,就变成一本厚厚的10年日记,从而又看出自己不同年里同一天所经历的事件。
明眼人一看就能发现我的日记风格得益于《晨间日记的奇迹》这本书。该书作者提倡以”九宫格“进行每日晨间记录,但我只是学习了他分而记录的理念,却没有照搬照用,而是依据个人的情况和关注的重点对版块进行订制。随着年龄的推进,我所关注和侧重的事情可能会有所改变,版块也将做相应的修改,比如会增加“理财投资”、“育儿心得”之类的。
这样的记录方式,既能满足我个人那种乐于书写的表达欲,又能兼顾到生活中的多个方面,使关注力保持在与年计划相关的项目上,看到自己一点一滴进步的变化过程。同时各个版块的详细记录,便于每周、每月、每季、每年回顾总结时做统计时使用(比如统计这一周运动的情况怎么样,这个月看了几本书,这一年学了几门公开课之类的)。
另外自从学校毕业后,手写的频率直线下降,用手写日记的形式强逼用笔写字,既能防止提笔忘字现象的出现,又达到练字的效果。把自己的另一张”脸“整容,变得更漂亮,这也是一种成长的形式。
以前我也尝试过用《鱼鱼日记本》做电子笔记,但是写完之后就懒得翻阅,而且感觉到那些印刷体,怎么看都那么死气沉沉、千篇一律。而手写日记则不同,从每一篇用笔的走势可以看出当时心情的状况。有时候我还会随意在文字旁边画一点POP画,显得个性更饱满。当然手写日记的一大弱点便是没有电子日记的搜索功能强大,所以为了方便检索,我把日记中一些关键字用彩笔圈出来,在查找时能提高速度。
日记最重要的作用,还是保存属于自己的记录,用以对抗遗忘,从而看清过去,指导未来。很多事情如果没有“勾子”是记不起来的。看到文字的瞬间,就像找到记忆的钥匙一样,打开历史那一扇扇门。特别是一些有教育价值的事件,一些跌倒的”地方“,需要用文字写下来,才能做到深刻地分析,以更好地警醒自身,减少重蹈覆辙的可能。因为化为文字的思考才更全面,如果单纯是脑子想,是走不远的。
另外手写日记也让我的心态更加平稳,因为能理性地看待一些事情,而专门设置的“幸福瞬间”,让我每天都能发现自己的“小确幸”,每天都有小小成功或值得开心的事件。良好的心态帮助我更好地学习、生活、工作。
有人会说每天记这么多东西,不累吗?
其实从时间开销记录来看,写一面活页纸大概花3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足够了。这样的时间并不算长。要知道平时随便逛逛淘宝都不知不觉地过了1个小时,把这段时间节约一些用以静心流露思想,岂不乐哉。手写日记对于我而言,就是带着“跛鳖千里”的心态,手写日记虽然看起来有点落后的感觉,就像有了洗衣机还用搓衣板一样,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带我到达想要去的目的地。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