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过犹不及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过犹不及成语简解编号:1428成语:过犹不及注音:ㄍㄨㄛˋ |ㄡˊ ㄅㄨˋ ㄐ|ˊ汉语拼音:guòyóubùjí反义:恰如其分,恰到好处释义:做事过分就好比做得不够一样,皆不妥当;指事情要做得恰到好处。语出《论语.先进》。Emoji符号:️及(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过犹不及”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成语详解典故说明:「过犹不及」的意思是做事过分就好比做得不够一样,皆不妥当。这句话出自《论语.先进》篇,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比较贤明?」孔子答说:「子张做事过分了些,子夏却有所不及。」子贡接着问:「那么子张比较贤明吗?」孔子说:「过分和不及,同样的不好。」孔子认为谨守「中庸之道」才是最适合的。后来「过犹不及」被用来指事情要做得恰到好处。典源:《论语.先进》子贡1>问:「师2>与商3>也,孰贤4>?」子曰:「师也,过5>;商也,不及6>。」曰:「然则师愈7>与8>?」子曰:「过犹不及。」〔注解〕(1)子贡:端木赐(西元前520∼前?),字子贡,春秋卫国人。孔子弟子。善于经商有口才,列于孔门四科中的言语科,料事多中。(2)师:颛孙师(西元前503∼?),字子张,春秋陈国人。孔子弟子。资质宽冲博接从容,然不务立于仁义之行,故孔子弟子友之而弗敬。(3)商:卜商(西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孔子弟子擅长文学。孔门《诗》学,由子夏五传而至荀卿。荀卿授浮丘伯,为鲁诗之祖;复授毛亨,为毛诗之祖。又《春秋》公、谷二传,皆传自子夏。孔子殁后子夏讲学于西河,魏文侯师事之。(4)孰贤:谁比较贤明。(5)过:超出、过分。(6)不及:不足、不够。(7)愈:胜过、比较贤明。(8)与:音ㄩˊ,疑问语气词。同「欤」。书证:01.《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源)02.《荀子.王霸》:「既能治近,又务治远;既能治明,又务见幽;既能当一,又务正百;是过者也。过,犹不及也。辟之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03.汉.贾谊《新书.卷六.容经》:「子路见孔子之背,磬折举褎,曰:『唯由也见。』孔子闻之,曰:『由也,何以遗亡也。』故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也。」04.唐.韩愈〈改葬服议〉:「俭之与奢,则俭固愈于奢矣。虽然未若合礼之为懿也;过犹不及。」05.《镜花缘.第一四回》:「据老夫看来,这是『过犹不及』。大约两耳过长,反觉没用。」06.《三侠五义.第七七回》:「你我读书人,待人接物,理宜从权达变,不过随遇而安,行云流水。过犹不及其病一也。兄台岂不失于中道乎?」用法说明:【语义说明】做事过分就好比做得不够一样,皆不妥当;指事情要做得恰到好处。【使用类别】用在「处事不当」的表述上。【例 句】减肥要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对健康有害。凡事应该讲求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于事无益。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限度,过犹不及,一样会误事的。明明只能跑二垒的安打,他偏偏要冲三垒,过犹不及,当然被刺杀出局。他本来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结果过犹不及,一身奇异的装扮反而令人难以接受。成语接龙“过”字结尾的成语
“过”字开头的成语
“及”字结尾的成语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过犹不及。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过犹不及。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过犹不及”分成的单字详解:
过,犹,不,及。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