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字去一笔是什么字
[mǐ]
米(汉语汉字)编辑
米,汉语汉字。米读作[Mǐ],由“堆聚符号(八)+间隙符号(十)+颗粒/异状符号(丷)”上中下3部分组成,对应单词{rice}。最初表示“植物上的颗粒物”(大米/玉米),逐渐表示“由若干小单位组成的有间隙的粘连体”(粥/石板路/土石墙),最终表示“一切米形结构是事物现象”(面粉/粉末)。
中文名米拼音mǐ部首米总笔画6笔顺431234编码CJK统一汉字U+7C73五笔OYTY仓颉FD四角90904
目录
1演变过程
2字形结构
3词语释义
4方言集汇
演变过程编辑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原图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原图
米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字形结构编辑
汉字首尾分解:丷木
汉字部件分解:米
笔顺读写:捺撇横竖撇捺
词语释义编辑
1.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
小~。大~。稻~。~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2.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英文为meter),一米等于一百厘米;
3.姓。
米mǐ
〈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米”的字多与米、粮有关。本义: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
(2)同本义:Rice;Shelledorhuskedseed
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说文》。按,四注象米,十其介者,九谷之分也。
米麜有虞氏之痒也。——《礼记·明堂位》
(3)又如:粟米;花生米
(4)特指稻米[rice]
饷米千斛,修书累纸。——《世说新语·雅量》
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周礼·地官》
(5)又如:米烂陈仓,财高北斗(白米烂在仓里,钱财高过北斗。形容极其富有);米缆(用米粉制成的线状食品,亦称米线或米粉);米行(经营粮食买卖的商行);米泔(淘米水);米粃(米之细糠);米酒(用米酿制的酒);米麦(米与麦。泛指米麦之类的粮食)
(6)喻极少或极小的量。犹点滴[abit]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杜甫《秋兴八首》
(7)又如:米粒之珠(形容渺小);米雪(小雪珠,霰的俗称);米粒雪(米雪)
画梅乞米(黄仲金书刻)
画梅乞米(黄仲金书刻)
(8)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长度的单位,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5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在真空中的1,650,763.73个波长的长度[美meter;英metre]。如:米制
(9)姓
米
《广韵》《正韵》莫礼切《集韵》《韵会》母礼切,$弥上声。《说文》粟实也。象禾实之形。《注》穬颗粒也。十,其稃汇开而米见也。八八米之形。《郑康成·诗笺》米之率,粝十,庛九,彦八,侍御七。《周礼·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注》九谷六米。《疏》九谷六米者,九谷之中,黍、稷、稻、粱、苽、大豆六者皆有米,麻与小豆、小麦三者无米,故云九谷六米。 又姓。唐有米嘉荣。 又学名。《礼·明堂位》米廪,有虞氏之庠也。 又《本草》蛇牀,一名蛇米。《广东新语》薏苡,一名熐米,亦曰薏珠子。 又《日本土风记》倭国十二支之巳曰米。
考证:〔《周礼·地官》舍人掌粟米之出入。〕 谨照原文粟米改米粟。
方言集汇编辑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mi3[客英字典]mi3[沙头角腔]mi3[宝安腔]mi3[海陆丰腔]mi3[陆丰腔]mi3[梅县腔]mi3[东莞腔]mi3[客语拼音字汇]mi3
◎粤语:mai5
◎潮州话:bhi2
参考资料
在线汉语词典:http://hanyu.baidu.com/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