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们从不会“好好告别”
题记:
两人最初的相遇,极容易迅速沉浸在互相吸引的光晕中,不真实的炫光洒在对方周围,就好比近在眼前的一片蛋糕,诱惑无比,而你也猜得到,那必定是甜腻极了的美味。
“那么不如现在就得到它吧。”这样想的人是大多数的,主动方以最快的速度贴近它,生怕慢一会,这块难得的蛋糕就会被别人抢走。
相聚的快乐是双倍的,人们信誓旦旦地以为,这样就足以抵消离别的痛楚。而通常在相聚时候,谁又会想到离别呢?
看过古龙的几部小说,印象深刻的不是“武侠”,而是他对人情冷暖的贴切描绘。人性相通古龙的句子,在生活中,常会时不时想起。
小说里存在永恒,那同时也是无数人寄托着的心灵之所。回到真实世界,却是遍地残缺,一地鸡毛。写作的人将生活里的遗憾化作笔间的柔情,正应和了张枣的那句——“写,为了那缭绕于人的种种告别”。
可是啊在生活中,人们在心里预演了上百次的“好好告别”,终是不会发生的,从没有过好聚好散。有的只是在某一刻,你发现这不是想要的现状,仓促逃离;或者,是那个人突然一下子抽离出你的生活,留下模糊的背影。无论之前多美好,多不舍,也避免不了某一方或双方伤痕累累,渐行渐远。
比起轰轰烈烈如烟花,我还是更相信日久渐长的情谊,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以更自然的真实面相处,哪怕剔除了光环,无数小缺点暴露,若还是互相被稳妥地接纳、珍惜,才有可能长久相随。
一个人的路很长,因为害怕离别,而不迈出一步,那也是本末倒置了。你看古龙的书里,还是有带了点憧憬的句子,“离别是为了相聚,只要能相聚,无论多痛苦的离别都可以忍受。”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