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教师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教师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24-07-19 03:56:42 来源:网友投稿

一、精心了解学生学情,就是学生自身一切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学生的知识经验、心理特点、成长规律、行为方式、思维方法、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困难疑惑、情感渴盼、心路历程等诸多方面。学情是教师选择和优化教学手段的依据。

1、 关注教学起点、细查学生的已知了解学生是准备上课的前提。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

2、 关注学生差异、详备学生的差异合理的教学设计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觉得学有所获。

3、 着重研究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一种思考的方式和路径。

4、 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都有成为探究者、发现者、创造者的愿望。因此教学生必须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求教师先练后评,先探究后点拨,让学生有思考和感悟的机会,并获得成功享有成就感。

5、 放大有价值的生成点尊重学生见解,尊重学生的选择。用智慧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创造”和发明。二、精品教师自己的心理准备“我准备好了吗?”这应该是每一个教师走上讲台前的一次心里对话,这同时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自己的心理准备。

1、 要有能上好课的自信心理准备认真备课,写好详细教案。相信自己能上好课。

2、 课堂上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准备透彻的观察能力、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明晰而又有说服力的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应达到:简洁、明确、丰富形象、合乎逻辑,语言悦耳、语调清晰、节奏鲜明,避免语病。教育方式得当,身教重于言教。

3、 满怀热情的心理准备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之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地学习情绪,就必须提高课堂的讲授质量,提高讲授的艺术性。教师的激情来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三、精选教育教学内容四、精当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方法。有了好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有效才会随之而来,最终会带来理想的教学效果。

1、 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原则

2、 有利于理解的原则

3、 有利于教学手段建行简化的原则

4、 有利于学会学习的原则

5、 有利于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互补的原则

6、 有利于课堂实践教学的原则五、精细课堂教学过程“润物细无声”,教学过程要细化、规范、科学、严谨。

1、 消化——是教师吃透文本的过程备课、理解,有深度。

2、 展化——是教师博览群书,拓展视野的过程

3、 内化——是教师将教材文本知识深化成自己的人本知识的过程。

4、 转化——是教师实施教学,贯彻教学计划的具体过程

5、 教化——是教师将教材文本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6、 同化——是教化目的实现的结果

7、 异化——是师生对人类知识的反思和创新

8、 升华——是通过异化和创新将原有知识上升到新的理论层次的过程六、精通课堂的有效管理

1、 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管理是基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2、 课堂学习行为的有效管理是保障:课堂学习行为包括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

3、 课堂学习状态的有效管理所关键:精心设计导入方法、精心设计学习情境、用积极地心态影响学生七、精心设计和选择作业适当巧妙地布置作业,是减轻学生负担,检验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教学打破时空限制,得以延续和拓展的主要途径。八、重视作业的批改和评价作业的评价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的“对话”。

1、 作业的批改和评价“三忌”:忌简单、忌枯燥、忌死板

2、 在批改符号上改革创新

3、 在旁批上改革创新

4、 在批改方法上改革创新九、精改课堂评价指标以人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服务是教育的宗旨。十、精现教学的反思效率一是反思成功得意之处。二是反思失误之处。三是反思学生见解。四是反思学生的问题和建议。

2、 “教学反思”的方法:自我提问法、行动研究法、教学诊断法、交流对话法、案例研究法、观摩分析法、总结记录法

3、 反思过程中注意的问题要自觉自愿、不是应付差事,要紧扣教育教学实际或实例,教学反思贯穿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教学反思”不单单是教学经验、教训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