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大连市十二中学0708期中高一历史试卷

大连市十二中学0708期中高一历史试卷

发表时间:2024-07-19 05:15:31 来源:网友投稿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1.英国对华进行鸦片走私的直接动机是A.改变对华贸易状况B.把中国变成其鸦片销售市场C.加紧对中国的侵略D.制造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2.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A.外国列强大批入侵B.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C.封建自然经济解体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利3.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俄国得到的“好处”有:①俄国公使可进驻北京②对库页岛进行行政管理③俄国人可以在内地经商④取得清朝部分战争赔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这句话反映了A.鸦片战争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列强侵略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的阶级矛盾C.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的欲望5.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A.北伐失利B.永安建制C.安庆保卫战失利D.天京变乱6.甲午中日战争后,经三国干涉,日本政府被迫交还辽东半岛给中国。“三国”是指()A.英德法B.俄德法C.俄法美D.俄法意7.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标志着闭关锁国国政策的结束B.奠定了维新变法运动的思想基础C.推动了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D.传播了以法治国的思想8.“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B.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C.烟草传入中国的盛况D.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9.鸦片战争爆发前,文人汪仲洋认为:西方人长腿不能弯曲,不能奔跑和跳跃,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林则徐也认为:洋人嗜吃牛羊肉,若无从我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将会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认识基于清朝的A.闭关政策B.文字狱C.重农抑商D.吏治腐败1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在诗中希望得到的“人才”主要是指A.学习程朱理学的读书人B.能够“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C.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中国人D.资产阶级知识分子11.李鸿章在给别人的信中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之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这说明A.李鸿章认识到了中国贫穷的根源B.李鸿章发现了工业生产的规律C.李鸿章发现了洋务运动的弊端D.洋务运动的重心要发生转移12.洋务运动中,在对汉阳铁厂进行选址时,清政府所请的西方技师提出要考虑的因素是地势、运输、矿石、煤、水等。而张之洞坚持汉阳铁厂要建在“能看见烟囱、便于上级检查和领导观光”的地方。最终汉阳铁厂建在远离铁矿、煤矿的汉山脚下的稻田里。对该事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西方技师的选址标准表明西方人看待事物科学而理性B.张之洞坚持自己的观点,使汉阳铁厂顺利建成,并得到很好的发展C.清政府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有效交流与沟通,铁厂办垮也在情理之中D.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习别人长处要有谦虚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13.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引进了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扩张D.培养了一批富有西学的科技人才14.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A.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较早B.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迅猛发展C.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往来D.沿海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15.下列企业中,与上海轮船招商局性质不同的是A.湖北织布局B.汉阳铁厂C.继昌隆缫丝厂D.开平煤矿16.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B.解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C.把朝鲜变为日本的殖民地D.向中国东北地区扩张势力17.电视剧《大染坊》叙述了周村人陈寿亭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到资产雄厚企业家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到:“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A.出身贫贱低微,社会地位低下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C.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欺凌D.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刺激18.洋务运动时期,福州船政学堂开设的主要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这反映了船政学堂的主要教学内容是A.西方思想文化B.近代西方科学技术C.中国传统经典D.人文科学19.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20.太平天国前期,英国出使中国的全权代表文翰声称:英国“绝不左袒(偏袒)中国政府(指清政府)”,表示要恪守“中立”,同时把《南京条约》的文本抄送给太平天国政府,英国人上述态度是因为A.太平天国与英国有相近似的宗教信仰B.英国人幻想太平天国会承认和维护英国在华的侵略权益C.英国人惧怕太平天国会进攻沿海地区通商口岸D.英国人要与太平天国维持一种相对平等的外交关系21.中美《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设立医院、建立教堂”等。英国凭借特权可以享受这一待遇,英国享受的特权是指A.协定关税B.领事裁判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22.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C.中国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D.外国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23.近日,老师到遵义会议旧址参观,意外发现红军曾征用一座天主教教堂做警备司令部,该教堂建于1866年。与该教堂的修建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天津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南京条约》24.关于《马关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把通商口岸的开放深入到长江上游B.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C.相关内容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D.条约内容得到了完全的执行25.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目的是A.宣传西方基督教义B.推翻清朝的统治C.建立个人崇拜D.实现宗教本土化26.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制造的大屠杀发生在w.w.w.k.s.5.u.c.o.mA.大连B.花园口C.九连城D.旅顺27.中国无产阶级所独有的特点是①身受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强②人数不多,但高度集中③先于中国资产阶级诞生④与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⑤主要来源于破产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28.在《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A.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B.赔款白银二亿两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D.增开通商口岸29.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商领管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必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材料表明洋务派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是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保护民族资本主义C.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D.解决兴办军事企业的经费30.根据下列历史人物的归类标准,选出符合这一标准的历史人物①刘永福②冯子材③左宝贵④邓世昌A.冯云山B.叶志超C.聂士成D.柏贵二.非选择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8分,共3题40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请回答:(1)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参与了哪些洋务事业?(3分,至少列出三项内容)(2)结合材料分析李鸿章与郑观应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3)材料二中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2分)?你认为他的批评是否有道理(1分)?为什么?(2分)w.w.w.k.s.5.u.c.o.m3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试述其背景(9分)。同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请简要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9分)。(答题卷)(9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8分,共3题40分)31.(10分):(1)材料二所选文献是太平天国哪位人物的作品(2分)?这一文献具有什么性质(2分)?(2)综合分析材料,太平天国政权后期,在江浙实行了哪些经济政策?(3分)(3)你如何评价这些经济政策?(3分)32.(12分):(1)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参与了哪些洋务事业?(3分,至少列出三项内容)(2)结合材料分析李鸿章与郑观应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3)材料二中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2分)?你认为他的批评是否有道理(1分)?为什么?(2分)3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试述其背景(9分)。同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请简要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9分)。答案(9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BBDBCBA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BACBCBC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DADBDACCC二.非选择题31.阅读下列材料(10分):(1)洪仁王干(2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2分)。(2)经济政策:准许中外通商;引进外国技术;禁止鸦片。(每点1分,共3分)(3)评价:这些经济政策有利于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维护中国主权。(3分,言之成理即给分)w.w.w.k.s.5.u.c.o.m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1)洋务事业: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每点1分,共3分)(2)相同点:都主张学习西方(2分)。不同点:李认为只学西方技术就行;郑认为应该技术和制度都学(2分)。(3)他批评洋务派只学科技而不学制度,不能使中国富强(2分)。有道理(1分)。因为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必须废除(2分)。33.背景:(1)社会条件: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2)外部条件(或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3)直接原因:外商企业和洋务派民用工业利润的刺激。(每点3分,共9分)两面性特点:(1)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使民族资产阶级必然反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具有革命性;(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使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对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依赖的一面,具有妥协性;(3)两面性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于半殖半封社会开始的时代,得不到充分发展。(每点3分,共9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