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为什么要学好生物化学
对一些常见病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的生化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如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电泳图谱用于诊断冠心病、转氨酶用于肝病诊断、淀粉酶用于胰腺炎诊断等。
在治疗方面磺胺药物的发现开辟了利用抗代谢物作为化疗药物的新领域,如5-氟尿嘧啶用于治疗肿瘤。青霉素的发现开创了抗生素化疗药物的新时代,再加上各种疫苗的普遍应用,使很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控制或基本被消灭。
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产生了医学生化的许多领域,如:研究生理功能失调与代谢紊乱的病理生物化学,以酶的活性、激素的作用与代谢途径为中心的生化药理学,与器官移植和疫苗研制有关的免疫生化等。
扩展资料
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生物化学的学习,首先要掌握学习的最基本技巧: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验中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课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其次要掌握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主要取决于自己愿意付出多大的努力。怎样努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呢?下面提供几点建议。
1、明确重点 学习生物化学首先应明确各章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对本专题内的重点知识、疑难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分析,把一个概念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并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再通过点了解面,从而掌握一个概念的整体。
2、抓住主线 生物化学内容复杂、抽象,学习时要抓住各章节的知识框架结构主线,然后把握不同层次的具体内容,再经过综合归纳,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理解、记忆的知识体系。如从基本元素、基本单位、基本结构、空间结构来分层面掌握蛋白质分子组成与结构。
3、找出规律 生物化学有较强的逻辑性,章节编排秩序环环相扣,学习时要循序渐进。本教材第一部分,介绍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酶的结构、功能等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部分是物质代谢,与分子的静态结构相比,物质代谢是运动的、变化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在代谢途径中,首先要了解和熟悉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这也是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代谢的共同途径。学习时重点放在反应特点、反应性质、反应结果、生理意义及其临床的联系。
第三部分要学习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翻译及其调控,主要了解DNA复制的一些基本规律,转录后的RNA加工过程和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第四部分要学习组织器官生物化学,在分子水平上认识人体内重要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特点和与其功能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基本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各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