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有书共读解读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有书共读解读

发表时间:2024-07-19 06:57:14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本书·——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是查莫维茨多年对植物研究成果的总结由科普杂志界先驱《科学美国人》出品。这本书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大量科学实验提出新的观点,比较了植物和人类在各个感知机制方面的相似及差异,加上朴素可读性强的语言,启发读者以新的方式重新思考植物的生命之美。同时也通过细致严谨的实验推理过程,让我们看到科学家们锲而不舍、充满好奇、奇思妙想、勇于验证的精神。这本书不仅适合喜欢科普读物的人,也适合所有喜欢植物、喜欢思考的人来阅读。

——·关于作者·——

作者丹尼尔·查莫维茨是著名的美国科普作家、植物学家,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他对植物和果蝇的研究成果曾发表在顶级科学期刊上。

——·本书金句·——

1.对我来说植物无脑的观念非常重要,值得反复强调。虽然我们使用了“看到”、“嗅到”、“触到”这样的语词,但是我们知道植物和人类的整个感觉体验是有质的区别的。

2.植物和人类都能觉察到丰富的感觉输入,但只有人类把这些输入转换成了一幅情绪图景。我们把自已的情绪负担投射到了植物身上,假定盛开的花比枯萎的花更快乐。

3.回旋转头运动是植物的内秉行为,这种行动在重力条件下才能得到最充分的表现。

4.植物是聋子,它们在演化中不需要这种感觉。

5.人们发现拟南芥基因组含有好多和人类疾病及残疾相关的基因。另一方面人类基因组也含有一些和植物发育相关的基因,比如一组叫作COP9信号小体的基因介导植物对光的反应。

——·核心内容·——

一、植物的感觉

1.植物的视觉

植物拥有视觉,它们通过对蓝光的感知来展现向光性,通过对红光的感知来测量连续黑暗的长度,从而调整自己的生长周期。植物在视觉水平上要比人类复杂得多,它们拥有第五种叫做隐花色素的光受体,可以根据光照来重新调整昼夜生物钟。它们可以察觉人类可见和不可见、波长更长或更短的电磁波。

2.植物的嗅觉

它们没有嗅觉神经,但能产生一种叫乙烯的,能使果实成熟的通用植物激素,帮助它们根据环境情况调整生长发育过程。虽然植物的嗅觉不像视觉一样有那么广的范围,但它们的嗅觉十分灵敏,为它们了解外部世界、更好地生存提供了海量的信息。

3.植物的触觉

植物没有大脑,因此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它们能够感受到触碰,但不会疼痛也不会说话,只是触觉的功能不同,同时植物对触碰的反应也不同,植物细胞受到刺激后往往会引发电信号的发生,有些是满足物种进化的生存需要,有些是积极的反应,有些是消极的反应。

4.植物的听觉

植物没有听觉,因为听觉的意义在于提醒周围环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植物的固着性使得它们在进化的过程中不需要听觉的功能。

二、植物的本体觉

1.植物本体觉的秘密

植物拥有本体觉,植物的本体觉得益于根尖和内皮层的细胞中的平衡石,类似于人类控制平衡的耳石,使它们能重新定位方向,在不同环境中感知自己的空间位置。

2.植物的本体觉与外在的多种感知机制相作用

作为植物光感受器的受体位于茎尖,而植物的重力感受器位于根尖,且作为重力感受器的平衡石比较重,一般落到最底部,从而引导植物的根和茎朝着不同的方向伸长。植物会根据各个部位受力的不同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将自己定位于最佳生长环境。

三、植物的记忆和智力

1.植物的记忆

从人类的记忆层次来看,植物拥有类似的最低层次的程序记忆,它们可以对已经发生过的事物拥有刺激性的延时反应;从记忆要素来看,植物也表现出记忆存在所必备的形成记忆、保持记忆和提取记忆这三个过程;从记忆类型来看,有些植物具备短时记忆,有些植物具备长时间记忆,甚至有些植物能将创伤记忆遗传下去,以适应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2.植物的智力

植物展现了多种类型的记忆模式,且和人类记忆在记忆机制、交流信号转换方式、遗传性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相似性,可以被认为拥有一定的心智和意识,但是植物无脑的概念值得反复强调,尽管它们能和人类一样察觉到丰富的感觉,但却不能转换成主观的感受,因此不能对植物的心智和意识过于妖魔化。

撰稿:珞有所思

讲述:阿成

绘图:洛思思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