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如何评价水浒传
最早、而译本最多的,首推日本。从交流的文学典籍中得到的可靠情报中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日本国已有二十几种翻译文本。如果你同一些日本国民一接触,就知道日本人民对《水浒》中的108条好汉的事迹,如数家珍。熟悉的程度就象熟悉他们民族的英雄人物一样。据日本报纸报道,早在1776年期间,就有一位日本山村教师花了9年的时间,用钢笔抄写完了《水浒全传》这本书。
在西欧国家最早翻译中国这部名著的是法国汉学家巴赞。他用的题目为《水浒传摘译》,当时发表在巴黎1850年第57期《亚洲杂志》上,就引起法国人民的广泛注意。一年之后在整个欧洲引起轰动。
1883年,大兴文艺复新运动的意大利,在米兰出版了《佛牙记》。这本书的译者是意大利著名翻译家安德拉斯。在这本书中安德拉斯截取了《水浒》中关于鲁智深的故事来编译成书,并标明《佛牙记》是“水浒的故事”。
1904年,德国出版了一本名叫《鲁达上山始末记》的书,译者是客尔因,内容和《佛牙记》差不多,大概是从意大利的译本转译过去的。从整本书来看,当时他们可能对《水浒》感兴趣的只是鲁智深的故事,因此欧洲国家翻译最早的版本只是鲁智深的故事。没有想到这个“花和尚”竟是我国最先“走”向欧洲文坛的小说人物之一。
到了1927年,德国柏林出版了西方最早的70回全书译本,名叫《强盗与士兵》,译者是爱因斯坦(不是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这个译本里,主人公被换上了武松。但是这个武松,与我们中国人民所认识的武松却大不相同。因为译者完全不懂中文。为了好翻译好《水浒传》这本书,他花巨款请了一位中国留学生,给他讲故事,接连讲了三个月。而这些故事又是上百段的零碎故事,爱因斯坦便以为原书没有统一的结构,于是就大胆地进行了“创作”。他把别人的一些言行,都放在武松身上。结果书中的武松,便变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人物。例如他把李逵的言行放在武松身上,于是戴宗施法捉弄的不是李逵而是武松!甚至还写到武松朗诵白居易的诗句呢。如果你有幸读到这本书的话,就会笑掉你的大牙。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