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小古文100篇第31文言文

小古文100篇第31文言文

发表时间:2024-07-19 10:21:18 来源:网友投稿

1.小古文一百课第三十课译文《小学小古文一百课》第七课《雪》

原文: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

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

2.小古文100篇119字第一组乡村即景

1、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二组天的魔术

6、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

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

10、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第四组读书要得法

14、读书

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

15、读书有三到

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16、读书需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7、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第五组智慧少年

18、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19、道边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0、破瓮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1、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3.小古文100篇24字左右1、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二组天的魔术

6、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

10、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第四组读书要得法

14、读书

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

15、读书有三到

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16、读书需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7、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4.短一点初中小古文100篇两小儿辩日(1)

孔子东游(2),见(3)两小儿辩斗(4),问其(5)故(6)。

一儿曰:“我以(7)日始(8)出时去(9)人近,而日中(10)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11)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12),及(13)日中则(14)如盘盂(15),此不为(16)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17),及其日中如探汤(18),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19)也。

5.小古文100篇第39则什么意思两个版本不同:

39、意志和品质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第39篇

少年中国说(节选)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岳武穆《满江红》词句也,作者自六岁时即口受记忆,至今喜诵之不衰。自今以往弃“哀时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国之少年”。

6.小古文100篇岁寒三友《岁寒三友》

松、竹、梅向称“三友”。或怎竹于松、梅曰:“此中空空,安能与君友?”松、梅怒曰:“惟空空,故能为我友,所谓此中空洞常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也!”

呜呼!为君子者能如松梅之无信谗言,而为小人者自知其谗言之无益,而不入于君子之耳,则交道庶乎其有终矣辅恭滇枷鄄磺殿委东莲!

译文:

松竹梅一向称为“三友”,有人以竹对松和梅说:“我内里空空,怎么能配合你们为友”松和梅怒道:“只有内心空空的,才能成为我们的朋友,这就是所谓的这其中空洞没有凡世之物,何止容纳几百你这种小人!”

哎,作为君子能像松梅这样不相信谗言,而作小人知道自己的谗言没有什么益处,不能进入君子的耳朵,那相交只有终结啊

7.小古文100篇下册晏子使楚《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爱国,机智勇敢,善于辞令,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惧大国、不畏***的斗争精神。讽刺了狂妄自大,傲慢无理,自作聪明的人。

整个故事就是一条成语:自取其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子贡问怎样交朋友。孔子说:“忠言相告,好话对导,他不听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但是多数后人对这个成语的了解来自本篇课文。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不但轻而易举被晏子化解了,最后反被晏子侮辱了。成语的意思是说自己所受到的侮辱难堪,都是因为自己造成的。

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格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晏子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维持了国格,也维护了个人尊严。晏婴是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勇敢大胆、不畏强权的人。

晏子能赢得这场外交的胜利的原因:就是因为晏子的话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用语委婉,头脑清晰。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