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文言文怎么说踏青

文言文怎么说踏青

发表时间:2024-07-19 10:38:30 来源:网友投稿

1.老师让自己写一篇踏青的古文钴鉧潭在西山西(1)。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2),抵山石,屈(3)折东流;其颠委势峻(4),荡击益暴(5),啮其涯(6),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7),然后徐行(8)。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9)。

其上有居者以余之亟游也(10),一旦款门来告曰(11):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12),既芟山而更居(13),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14)。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15),延其槛(16),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17),有声潀然(18)。尤与中秋观月为宜(19),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20)。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21)?非兹潭也欤?

2.“请人去旅游”用文绉绉的古文怎么说今吾欲踏江游河,观天地之秀丽,览山川之壮阔,可愿随之?引古典故1.旅行游览。

南朝梁沈约《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唐王勃《涧底寒松赋》:“岁八月壬子旅游於蜀,寻茅溪之涧。”

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一:“临川画工黄生,旅游如广昌,至秩巴寨,卒长郎岩馆之。”明吴承恩《著》:“东园公初晋七袠,言开曼龄,是日高宴……会有京华旅游淮海浪士,闻之欢喜。”

《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旅游事业突起后,就有人在半山寺开设茶水站。”2.谓长期寄居他乡。

唐贾岛《上谷旅夜》诗:“世难那堪恨旅游,龙钟更是对穷秋。故园千里数行泪,邻杵一声终夜愁。”

唐尚颜《江上秋思》诗:“到来江上久,谁念旅游心。故国无秋信邻家有夜砧。”

明文徵明《枕上闻雨有怀宜兴杭道卿》诗:“应有旅游人不寐,凄凉莫到小楼前。”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孔宥函司马》:“廿载邗江路,行吟动值秋……旅游复何事,飘泊问沙鸥。”

[1]基本概念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及将它与其他类似的、有时是相关的,但是又不相同的活动区别开来。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艾斯特定义,1942年,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因而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字根旅游(Tour)来源于拉丁语的“tornare”和希腊语的“tornos”,其含义是“车床或圆圈;围绕一个中心点或轴的运动。”这个含义在现代英语中演变为“顺序”。

后缀—i***被定义为“一个行动或过程;以及特定行为或特性”,而后缀—ist则意指“从事特定活动的人”。词根tour与后缀—i***和—ist连在一起,指按照圆形轨迹的移动,所以旅游指一种往复的行程,即指离开后再回到起点的活动;完成这个行程的人也就被称为旅游者(Tourist)。

3.春日寻芳小古文翻译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翻译: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来到泗水河边观花赏草,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到处都是春天万紫千红的美丽景致.

⑴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聚之日,此指晴日。寻芳:游春,踏青。泗水:河名,在山东省。滨:水边。

⑵光景:风光风景。新:既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新,也是出郊游赏、耳目一新的新。

⑶等闲:轻易,寻常,随便。东风面:借指春天。东风春风。

扩展资料: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无边光景”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