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抽象、意象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三者的区别为:
1,具象一看就知道形象,马上能联系到你所有的经验记忆,外形十分相似,“有具体的形象”就叫做具象,以真实再现客观形象为主。
2,意象,以人的感情来掺入客观现实,对客观现实进行有取舍的改造,保留一定形态,却又明显有人为的因素,最终而形成安详的艺术效果,就是意象。
3,脱离外在形象,把形象统统抛弃,只留下人为认识的几何形态或者精神理解的,与现实的东西有联系,但是并不以形象的相似为联系,就是抽象。
拓展资料:
具象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jùxiàng,作形容词时意思是具体的,不抽象的;作名词时,意思是具体的形象;是文艺创作过程中活跃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的基本形象。
表象只是保持在记忆中某一事物的形象;具象则是作家艺术家在生活中多次接触多次感受、多次为之激动的既丰富多彩又高度凝缩了的形象,它不仅仅是感知、记忆的结果,而且打上了作家、艺术家的情感烙印,受到他们的思维加工。它是综合了生活中无数单一表象以后,又经过抉择取舍而形成的。
意象是意思的形象。出于更好的理解可以说是信息的形象意象可以通过抽象来升华达到更有深度的意象,这是人类大脑做出的信息处理的智能活动。
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不过《周易》之象是卦象,表现为阳爻和阴爻两种组合符号,这两种符号组合成六十四卦,原本是用来记录天地万物及其变化规律的,后来发展到历史、哲学范畴。诗学借用并引申之,立象以尽意的原则未变,但诗中之象已不是卦象,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这种创造意象的能力,永远是诗人的标志。
抽象是通过分析与综合的途径,运用概念在人脑中再现对象的质和本质的方法,分为质的抽象和本质的抽象。分析形成质的抽象,综合形成本质的抽象(也叫具体的抽象)。作为科学体系出发点和人对事物完整的认识,只能是本质的抽象(具体的抽象)。质的抽象只能是本质的抽象中的一个环节,不能作为完整的认识,更不能作为科学体系的出发点。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