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如何发掘历史教学中的隐性知识

如何发掘历史教学中的隐性知识

发表时间:2024-07-19 10:59:01 来源:网友投稿

所谓隐性知识,通常是指课本文字没有直接表述而实际上隐藏在其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联系。根据现代心理学派对知识的分类,隐性知识不仅包括“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也包括“怎么办”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如经验、启示、策略、思维方法、思想情感等。一般而言它是需要经过智能系统对课本显性文字信息进行筛选、分析才能挖掘出来的知识,通常是对显性知识的深化或对显性知识中若干要素的综合。

在历史课本与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勿庸置疑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不可或缺甚至是更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掌握正确的方法,看准看全课本中隐含的知识,对于培养时代需要的较高层次的智能型人才,较好完成历史教学任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怎样来挖掘隐性知识?如何通过互动的教与学过程,将其转化为能够用多种媒体表达出来的显性知识?即如何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广大教师和学生均感困难。本人不揣浅陋,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对发掘隐性知识的方法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认真研究显性知识,努力挖掘其中隐含的知识

在课本中隐性知识是通过显性知识表现出来的,因此发掘隐性知识务必首先研究课本中的显性知识,分析其内涵和外延,在对显性知识准确、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思考“还有什么?”或说明了什么?关于造纸术和机器的知识,在课本文字之外,却又隐含其中,教学中只有通过显性知识,分析其内涵和外延,从挖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才能见“庐山真面目”。

二、阅读重要历史图表,注意藏身其中的知识

在历史课本中,配置了大量的历史图表。这些图表用独特的图表语言表述了丰富的知识,以展开说明或强化课本文字内容,但也常常弥补了正文的不足。由此可见课本中的图是文字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历史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中务必要注意读图,尤其是注有“★”的重要历史图表,以防知识的缺漏。从当前的教学与高考实际看,重要的历史地图主要为两类:一是反映本学科主体内容的地图,二是与相关学科尤其是地理学科能横向结合的地图,在教学中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参考相关信息,通过知识横向迁移,由此及彼发掘隐性知识

与课本相关的信息源主要有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学参考书、复习资料与习题、不同版本的课本、其它学科相关知识及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从中可知闭关政策的含义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但绝不是没有任何往来。基于上述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积极地、尽量多地参考与课本有关的信息,以求高效地发掘出高质量的隐性知识。

四、通过知识纵向迁移,触类旁通发现隐性知识

课本对于历史事实的表述一般是精练、准确的,但对于相近、相仿的内容或同一内容需要多次出现的,在表述时常常避免文字重复,并根据前后内容联系而取舍文字多寡。

五、启动历史思维,把握隐含的特征和线索

历史是一条切不断的长河,内部隐含着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线索,同时它在行进中又有曲折缓急,显示出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但这种联系、线索和阶段特征在课本中大多没有直接或没有完整全面的表述,属于需要分析挖掘的隐性知识。

六、加强交流与合作,在互动中共享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尤其是隐性策略性知识具有很强的活跃性、创造性,单靠个体的力量特别是认知能力有限,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许多隐性知识的发掘不能独立完成,往往需要通过群体的力量,一般是在群体的交流活动过程中开发的。教师要多教一些发掘隐性知识特别是隐性策略性知识的方法,并多帮助、引导学生去讨论、总结用一定的规则描述出来,“从隐性到显性”。这时隐性知识就能够被群体共同分享了,并以显性知识的形式凝聚和积淀下来。

史海浩淼但又分门别类。在看似个性的问题中往往隐含着规律性的知识或方法。因此适时地发掘并教学这些隐性知识,就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一类问题的策略,从特殊到一般,又从特殊到一般,那么学生的学习真正变得主动、轻松与有效。相对而言学生通过上述生成于头脑的隐性知识再去自主分析历史更容易产生一种成功感,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在实现知识的创新中,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培养学生进行集体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隐性知识的发掘过程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充分发挥大脑的学习和思维功能。但在此同时既拓宽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特别是当前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氛围下,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如能增强挖掘隐性知识的意识,积极钻研发掘隐性知识的技能方法,可以肯定,他们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水平比不注意这一点的要高得多,如此又何乐而不为呢?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