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什么是内卷化现象

什么是内卷化现象

发表时间:2024-07-19 11:51:08 来源:网友投稿

内卷简而言之就是:日复一日,越混越掉坑里。所谓内卷化指一种社会(文化模式)某一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之后,这种形式便停滞不前,难以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从而把自我锁死在低水平状态上,周而复始地循环。

「边骑车边看电脑」「论文要求5000字却写了10000字」等大学生内卷现象已经不再是新闻,内卷开始渗透到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到上课占座,大到考证、考研、就业,内卷几乎无处不在。

汉语言文学专业小A的很多同学都在报考会计资格考试。虽然她知道这个考试和她所学的专业关系不大,和她以后的就业方向也不相关,但她还是报了名。小A的理由是「如果通过了考试,我就能够多一项技能证明,以后就更好找工作」,于是她不自觉地「卷」入了一场对自己来说既没有什么价值也不感兴趣的考试。

大学中有无数个「小A」被各种内卷裹挟着前行。他们原本以为这是努力、上进,结果却发现自下一个了疲惫一无所获。有人将“内卷”的表现归纳概括为以下七点:无意义的精益求精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为了免责被动的应付工作与预期的目标严重偏离的工作在同一个问题上无休止的挖掘研究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是制度性的内卷。

#大学生是如何被内卷的?

1.外在的环境因素——不良的竞争经历过高考的洗礼,每个大学生都是高考大军中的优胜者。但是当他们进入大学以后,发现学校里比自己厉害的人还有很多,最要命的是这些比自己厉害的人还比自己努力。

这种不良的竞争背后暗藏的是单一的价值观。在大学校园中,很多人认同接受的价值观都是单一的指向——拿到奖学金才是成功、考上研究生才是成功、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才是成功……单一的价值观把「成功」放在了「成才」「成长」的前面,而且把「成功」的定义限定在考试分数的高低、证书的数量、知名大学研究生的offer、世界500强企业的offer等等中,这是一种物化思维。

2.内在的自身因素——没有规划和方向感外在的竞争环境带来的必然是内心可能会被他人孤立、超越的恐慌感,和想要抢占更多资源、赢得先机的危机意识。

#如何对待内卷

一.平常心面对要意识到竞争是自然存在,处处存在,时时存在的。不要有躺赢的想法。

二.目标放长远不要把现状和近期目标当成人生目标。比如考上北大清华,不是目的,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起点。当你把考上北大清华当成人生目的的时候,考上了,你的人生就已经到头了。后面你将进入失控模式。

三.机会是无限的从来都有别的机会。不要把眼光锁定在眼前别人提供的机会上,比如保研名额,某个单位的职位。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永远都有足够的机会,一个开放的人生,永远存在很多的发展途径。

四.拒绝躺平躺平是放弃,是认输,让别人轻松获胜,是肯定不对的。人可以放松可以放下,不可以躺平。

五.打破规则束缚改变规则,不被规则束缚。比如大学毕业后的出路,除了保研本专业研究生,有其他学校,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有研究所,有企业,有创业,有合伙,有机构。

六.发挥自身价值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不要被动接受任务,接受指派。主动寻找机会,主动解决问题。在任何一个岗位上,你面前的选择实际上是无穷的。如果被动接受指派,其实你没有选塔。但这是你自己放弃的。

七.换位思考社会的多样性是自然存在的,趋同思维导致内卷,创造性思维带来新的机会,所以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好奇,换一个角度思考,尝试一种新的解决办法。无论学术还是产业,创新才是正路。

八.学会放下如果你有远大的理想,但是对眼前的内卷手足无措,那么你要学会放下,要有平常心,当一个平凡人。大多数科学人文大家都不是内卷出来的。当你参与内卷的时候,你已经沦为平凡了。你既然已经平凡,为什么不安心当一个凡人呢?先当好凡人,不要计较很多东西,再慢慢向你的目标努力,也不要期望短期获得成功。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