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班级讨论会作文200字

班级讨论会作文200字

发表时间:2024-07-19 12:20:27 来源:网友投稿

主持人: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引起同学们对四大名著的关注,本

班决定举行一个关于《三国演义》的讨论会,希望同学们能踊跃发言,说出自己

宝贵的观点。由于时间不是很长,今天只讨论一个问题。下面就是问题,希望同

学们认真点听。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社会动荡不安,也正是这种动荡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一

颗璀璨的明星--诸葛亮。诸葛亮一生传奇不断,‘舌战群儒’、‘草船借箭’、

‘三气周瑜’等等。可是其接近完美的一生却有一个败笔,就是六出祁山,却六

次败回身死五丈原。今天就讨论一下诸葛亮六出祁山之败的原因,下面请同

学们积极地回答。

同学甲:

我先说一下我的观点吧!诸葛亮之所以有此败,是败于没有贤主。大家都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皇帝又是政治的体现,所以就得有一个贤君明主。恰恰不幸的是刘禅是一个傻皇帝,昏庸无能,只会吃喝玩乐。有这样一个皇帝,能取得胜利才是怪事。

同学乙:

我赞同甲的观点,不过我还要加一点,就是诸葛亮的败还败在他的愚忠。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曾说过:“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

。”连刘备都这样说了,可诸葛亮就是不敢。这样的话连后方都不安定,那还

有取胜的道理。所以说诸葛亮是败于他的愚忠。

同学丙:

我就不赞同两位的观点了。当时诸葛亮已大权在握,一切国家大事都由他料理,实质上就等于是皇帝了,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上面的两个问题。我认为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取胜,是因为他的一生谨慎,不肯打没有十成把握的仗。

就拿第一次出伐祁山来说吧,当时魏延就提出了分兵径出子午谷,直奔长安,再折兵回头,杀他个措手不及。这招虽险但是成功的话,咸阳以西就一举可定。可是诸葛亮却极力反对,认为这样风险太大,“倘有人进言,以山僻的兵截杀,非惟五千兵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样的绝好的机会都放弃了,他能不有六出祁山之败吗?所以说,诸葛亮是败于他的谨慎。

同学丁:

我也来说说我的观点吧!我就认为诸葛亮是败在他的固执己见。前面丙所说的就是一个例子。成都虽然是天府之国,土地肥沃,终究是比不上中原的地广物博,人才济济。诸葛亮却固执地要伐魏,不懂得先发展生产,增强综合国力,待魏国有变,便出祁山,一举平定中原。所以说诸葛亮是败于他的固执几见。

……

主持人:

同学们所发表的各个观点都有其独到的见解,这说明同学们都很认真的看书,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嘛!我就来总结一下各位同学的观点:诸葛亮六出祁山之败可分为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其自身的原因:过分的谨慎和固执己见等等;二是外部原因:没有一个好皇帝,人才渐少,没有新鲜人才补充,国力弱小等等,这些都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之败的原因。

讨论会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发扬这种“读书百遍”的精神,继续去读好每一本书,这将使大家受益一生,一生受益。讨论会到这里结束了,大家明天同一时间再会。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