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的个人事迹
倡导在济南武定府籍学生组成旅省同乡会,为回乡兴办学校发起募捐。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毕业后,在学友阎容德(今阳信县人)协助下,经多方奔走求援,在武定府治所惠民县城创立鲁北第一所新型学堂--棣州公学(民国成立后改称岱北公学)。炳首任公学监督(后改称校长)。公学教师皆义务尽职。第一期招收学员60余人,全部加入同盟会,公学成为鲁北培养革命力量的摇篮。与此同时还组织鲁北垦殖学会和水利研究会等社会团体,致力于研究治理黄患,振兴鲁北经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奉调山东省视学,王遂将棣州公学交付闫容德管理。王利用工作之便四处宣传民主思想,发展同盟会组织。1911年冬,王以山东省代表的身份,出席在南京再度召开(先在武汉)的临时国会,当选临时国会议员。1912年初,回济南又当选为省议会议员,并任山东省长公署顾问,山东督军公署参议,中央教育会会员,全国省会联合会会员等职。是年秋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各省纷纷建立支部。王受任鲁支部副部长,遂又奔走党务,委派王鸿文来沾化建立国民党组织。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并取消国民党籍议员在各级议会中的议员资格。由于时政迭变,王一度彷徨,对民主革命失去信心。1914年初接受北洋军阀政府的委任,出任临淄县知事,不久北洋政府又以武定府知府相委,然王对政事厌倦,坚辞未就。1919年4月,北洋政府内务部委王为山东黄河上游分局长。在职期间恪尽职守,不辞劳瘁,使上游灾害得减,并多次遍查黄河鲁境全段,博览全部治黄案卷,于1922年写成《治黄刍议》一书。不仅总结了前人治理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今后“改良修宁意见”和“育专才”的主张。黄河在鲁境所有弯拱险段,均附图说明,甚为详尽。1925年秋,黄河于濮阳李升屯决堤,殃及鲁西8县数百万民众,中外专家均束手无策。黄河河务总局与省政府再请王出山,并呈请临时执政府以简任官曹濮道尹兼保安司令相委,总理堵口事宜。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