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广州从化区出现龙卷风,原因是什么,目前情况怎么样

广州从化区出现龙卷风,原因是什么,目前情况怎么样

发表时间:2024-07-19 14:14:21 来源:网友投稿

由于龙卷落区附近居民区较多,又由于短视频盛行,因而留下了大量优质的视频资料。该龙卷的转速较高,风柱也比较稳定,可能最后会定强度为EF1-EF2级。由于该龙卷风跨过了14号线的轨道,因而14号线大交路段的运营也受到了影响,目前暂无伤亡报告。在城区中其造成的一些破坏,例如帐篷吹翻,树木倒伏甚至连根拔起等,如果不巧被砸到确实很危险。龙卷的形成往往需要较高的对流有效位能,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较高的低空湿度和较强的风切变条件。

一、而更高空的200hpa,广东处于南亚高压的东侧,位于高空西风急流的分流区,有着强的高空辐散,通过抽吸作用促进了低空了辐合运动。高空辐散带走了潜热释放的热量,也是有利于对流风暴维持加强的。综上所述今天的广东确有足以支持深厚湿对流发生的条件。而具体到探空分析。选取香港探空。香港的探空中可以看到对流层整层几乎均为湿层,水汽条件相当优秀。低空有一定的风向顺转,这意味着有着暖平流(西南季风)的侵入。有着西南季风持续提供能量的缘故,对流有效位能达到了以上,指示着充沛的热力条件。西南季风也带来了低空的垂直风切变,的风切变不算太强,但是也足以支持水平涡度转化为竖直涡度,也能允许中层中气旋结构的一定程度的下传。另外探空可见低空湿区显著,LCL高度仅仅只有600m,低空高湿也确实是龙卷着陆的一大利好。

二、这些条件综合来看,STP达到了1.1,也指示着龙卷发生的潜在可能。值得关注的是,对流风暴在触发之前,其背景环境风场有加强的趋势,这意味着该对流单体在发展时的垂直结构被强化,带来了更强的上升速度和中尺度垂直风切变,进一步地利于风暴组织化发展形成超级单体,以及加大的低空风更有利于龙卷的触陆。由于龙卷强度有限,其在雷达上并未留下太多的痕迹。在其着陆前后,雷达径向速度图只出现了速度切变约25m/s的中气旋,强度应当为中等强度,无法达到国内要求的TVS标准,即近距离速度切变45m/s。当然这可能是也是有因为分辨率和体扫频率间隔的原因。作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广州是有着更高分辨率的相控阵雷达的,其应当能对此类龙卷的发生做出更好的指示预警。

三、珠三角,或者说整个广东,作为西南季风上陆的第一站,又有较多的台风活动,其实是我国龙卷的一大高发区,出现了一些强度不是很强的龙卷实际上并没有必要特别大惊小怪,以平常心去看待它即可,不必牵扯过多。本身今天下午是关注到位于江苏的超级单体:特别是盐城到淮安交界处的超级单体,基本反射率很可观。但是江苏响水今天虽然发布龙卷风预警,但是实际上应该是没有龙卷风接地的,反而是广东暖区对流系统出现了龙卷接地的情况。

在广州的雷达反射率我们不好看出超级单体存在,但是佛山网友的照片还是展现了这个CL(经典型,区别于HP高降水和LP低降水)超级单体的壮观。当然这个佛山超级单体应该不是造成广州从化区太平镇龙卷风的系统。这里看看龙卷风发生地的雷达图:从雷达基本反射率和速度图可以看出其实龙卷风雷达特征不太明显,没有钩状回波和高风速切变。但是根据现场传出的照片和视频可以判断这个龙卷风的威力不算太小,预估是有EF1水平,具体的风毁还没有传出,有可能在局地还能造成EF2的风毁。

四、500hpa场上可以看出湖南到江西有一个槽存在,槽前的地面辐合加速南海的水汽急流北上,在两广地区的850hpa高度出现高强度西南急流,在前后,广州附近有高强度的暖湿入流,抬升后激发雷暴云团,佛山附近的超级单体也是这样形成的。而在广州从化区附近的雷暴云团可能在一定的垂直风切变条件下形成龙卷,并接地。其实从远景图大概可以识别出可能也是一个超级单体其墙云和中气旋轮廓大概可以看出来。但是雷达反映确实不太明显。

五、其实从预测来说虽然物理条件指数还是很不错的,但是STP(显著龙卷指数)没有指示出有发生龙卷的可能性,所以说这次局地的龙卷风是意料之外的。本身对龙卷风的预测预警是世界难题,这个也能够理解。而两广地区未来一个星期仍然处于这种急流的范围内,还需要持续防范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影响。龙卷风是一种强对流天气,是不稳定天气条件下的小规模的猛烈旋转的漏斗状气流,可以从地面一直延伸到一场严重雷暴的底部。中心风力可达50-150m/s,龙卷风的宽度通常在50m-1km之间,但也有更大的。俄克拉荷马州的埃尔里诺龙卷风,其底部宽度达到4.2km。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