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谁有《三国志》中郭淮传的译文

谁有《三国志》中郭淮传的译文

发表时间:2024-07-19 14:49:37 来源:网友投稿

  郭淮(?-255)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编辑本段]简明历史传记  郭淮是三国时期魏名将,以擅于谋划且行事精密而著称。早年曾任夏侯渊军的司马,后来一直留在魏国西方负责防守西部边境,并且多次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在诸葛亮北伐及姜维北伐初期,郭淮参加了几乎所有的对蜀的抵御战争,并因功不断被提升,最后受命总督雍、凉两州军事,官位升至车骑将军,死后被追封为大将军。[编辑本段]简明演义传记  魏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郭淮(孙启成饰)将。汉中之战时担任曹洪的行军司马,当曹洪要处斩出战不利的张郃时,他曾劝阻曹洪。后任雍州刺史。诸葛亮伐魏之时,他受到曹真的保举而作为曹真的副将出战,在对蜀作战时多有活跃表现。后姜维率军伐魏,他前往诱降羌族首领迷当大王,导致姜维兵败。当姜维败退之时,他前往追击,被姜维射杀。[编辑本段]三国志·郭淮传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也。①。建安中举孝廉,除平原府丞。文帝为五官将,召淮署为门下贼曹,转为丞相兵曹仪令史,从征汉中。太祖还留征西将军夏侯渊拒刘备,以淮为渊司马。渊与备战淮时有疾不出。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主,诸营乃定。其明日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仪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以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既陈,备疑不渡,淮遂坚守,示无还心。以状闻太祖善之,假郃节,复以淮为司马。文帝即王位赐爵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又行征羌护军,护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山贼郑甘、卢水叛胡,皆破平之。关中始定民得安业。

  ①按淮氏谱:淮祖全,大司农;父缊,雁门太守。

  黄初元年,奉使贺文帝践阼,而道路得疾,故计远近为稽留。及群臣欢会帝正色责之曰:“昔禹会诸侯于涂山,防风后至,便行大戮。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淮对曰:“臣闻五帝先教,导民以德,夏后政衰,始用刑辟。今臣遭唐虞之世,是以自知免于防风之诛也。”帝悦之,擢领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五年为真。安定羌大帅辟蹏反,讨破降之。每羌、胡来降,淮辄先使人推向其亲理,男女多少,年岁长幼;及见,一二知其款曲,讯问周至,咸称神明。

  太和二年,蜀相诸葛亮出祁山,遣将军马谡至街亭,高祥屯列柳城。张郃击谡淮公祥营,皆破之。又破陇西名羌唐蹏于枹罕,加建威将军。五年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转扬武将军。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是时司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逆击之。后数日亮盛兵西行,诸将皆谓欲攻西围,淮独以为此见形于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遂耳。其夜果攻阳遂,有备不得上。

  正始元年,蜀将姜维出陇西。淮遂进军追至疆中,淮退,遂讨羌迷当等,按抚柔氐三千馀落,拔徙以实关中。迁左将军。凉州休屠胡梁元碧等,率种落二千馀家附雍州。淮奏请使居安定之高平,为民保障,其后因置西州都尉。转拜前将军领州如故。

  五年,夏侯玄伐蜀,淮督诸军为前锋。淮度势不利辄拔军出,故不大败。还假淮节。八年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弋、伐同、蛾遮塞等相结叛乱,攻围城邑,南招蜀兵,凉州名胡治无戴复叛应之。讨蜀护军夏侯霸督诸军屯为翅。淮军始到狄道,议者佥谓宜先讨定枹罕,内平恶羌,外折贼谋。淮策维必来攻霸,遂入沨中,转南迎霸。维果攻为翅会淮军至,维遁退。进讨叛羌斩饿何、烧弋,降服者万馀落。九年遮塞等屯河关、白土故城,据河拒军。淮见形上流密于下渡兵据白土城,击,大破之。治无戴围武威,家属留在西海。淮进军趋西海,欲掩取其累重,会无戴折还,与战于龙夷之北,破走之。姜维出石亭从疆川,乃西迎治无戴,留阴平太守廖化于成重山筑城,敛破羌保质。淮欲分兵取之。诸将以维众西接强胡,化以据险,分军两持,兵势转弱,进不能制维,退不能拔化,非计也,不如合而俱西,及胡、蜀未接,决其内外,此伐交之兵也。淮曰:“今往取化,出贼不意,维必狼顾。比维自致足以定化,且使维疲于奔命。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一举而两全之策也。”乃别遣夏侯霸等追维于沓中,淮自率诸军就攻化等。维果驰还救化,皆如淮计。进封都乡侯。

  嘉平元年,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是岁与雍州刺史陈泰协策,降蜀牙门将军句安等于翅上。二年诏曰:“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在关右三十馀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比岁以来摧破廖化,禽虏句安,功绩显著,朕甚嘉之。今以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如故。”进封阳曲侯,邑凡二千七百八十户,分三百户,封一子亭侯。①正元二年薨,追赠大将军,谥曰贞侯。子统嗣。统官至荆州刺史,薨。子正嗣。咸熙中开建五等,以淮著勋前朝,改封汾阳子。②

  ①世语曰:淮妻,王凌之妹。凌诛妹当从坐,御史往收。督将及羌、胡渠帅数千人叩

  头请淮表留妻,淮不从。妻上道莫不流涕,人人扼腕,欲劫留之。淮五子叩头流血请淮,淮不忍视,乃命左右追妻。于是追者数千骑,数日而还。淮以书白司马宣王曰:“五子哀母,不惜其身;若无其母,是无五子;无五子,亦无淮也。今辄追还若于法未通,当受罪于主者,觐展在近。”书至,宣王亦宥之。

  ②晋诸公赞曰:淮弟配,字仲南,有重名,位至城阳太守。裴秀、贾充皆配女婿。子展字泰舒。有器度于用历职著绩,终于太仆。次弟豫字泰宁,相国参军,知名,早卒。女适王衍。配弟镇字季南,谒者仆射。镇子弈字泰业。山涛启事称弈高简有雅量,历位雍州刺史、尚书。[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陈寿:郭淮方策精详,垂问秦、雍。而豫位止小州,招终于郡守,未尽其用也。[编辑本段]历史年表  郭淮祖父郭全曾任大司农,父亲郭缊曾任雁门太守。建安中期郭淮举孝廉,为平原府丞。曹丕为五官中郎将时,召郭淮署为门下贼曹,后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

  [215年]郭淮随曹操征讨汉中。曹操回军后留夏侯渊守汉中,而郭淮为夏侯渊的司马。

  [218年]刘备进攻汉中。219年1月,刘备在定军山击败并杀死夏侯渊,曹军大败,退守阳平关东。郭淮因病未参加此战。夏侯渊死后曹军无主,三军慌乱。郭淮和杜袭收敛散卒,推举张郃为代理主帅,并协助他成功据守汉水,刘备退回。不久曹操让张郃假节,以郭淮为张郃司马。

  [220年]曹丕即王位,赐郭淮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又行征羌护军,与护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山贼郑甘、卢水叛胡等,皆平之。至此关中平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同年10月,曹丕称帝,群臣进京祝贺,郭淮因病迟到,但因巧妙的回答未受责罚。曹丕升郭淮为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其后几年郭淮多次镇压羌族叛乱,威镇边疆。

  [228年]蜀军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高详守柳城。张郃率军攻打街亭,而郭淮则率军攻打柳城,两处均告胜利。随后郭淮又在枹罕破羌人唐氾,加建威将军。

  [229年]蜀军第三次北伐,蜀将陈式进攻武都、阴平二郡。郭淮率兵救援,在建威遭到诸葛亮主力的阻击,被迫退走。蜀军遂攻占武都、阴平二郡。

  [231年]蜀军第四次北伐,郭淮奉命随司马懿防御蜀军。当时陇右缺粮,郭淮招抚羌人,恩威并施,调集粮草,遂解军粮之急,转为扬武将军。

  [234年]蜀军第五次北伐,郭淮随司马懿渡渭水据守,先后提出抢占北原,备守阳遂的优秀建议,因此成功防御蜀军。

  [240年]蜀将姜维出陇西,郭淮成功防守,之后多次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升为左将军。后又转拜前将军,仍为雍州刺史。

  [244年]夏侯玄伐蜀,郭淮为前锋。郭淮分析形势不利,及时撤军,才不至大败。回军后郭淮假节。

  [247年]雍、凉等地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蜀将姜维率兵出陇右接应。郭淮、夏侯霸与姜维交战于洮西。姜维迁部分投降的羌胡部落入蜀境,未迁走者皆为魏军击平。其后郭淮多次防御蜀军的北伐活动。

  [249年]郭淮升为征西将军,都督雍、凉两州军事。同年在与蜀军交战中击败廖化,俘虏蜀将句安。

  [250年]郭淮因前功升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如故,并进封阳曲侯,食邑共2780户,分出300户,封其一子亭侯。

  [255年]郭淮去世,被追赠为大将军,谥贞侯,儿子郭统继嗣。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