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挚的思念之情
[原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后句即景生情: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相近,但却脱口而出、自然浑成,意境也更加雄浑壮阔。前句写“望月”,后句写“怀远”,紧扣诗题,但却丝毫不露痕迹。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遥夜”,长夜。“竟夕”,通宵。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这首诗是五言律诗,按照律诗的格律,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这一联是流水对,一气呵成、自然流畅。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承接颔联,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怜”,爱怜。“滋”,沾湿。上句写诗人徘徊于室内。吹灭蜡烛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下句写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沾湿了披在身上的衣服。这就把彻夜难眠的情境形象传神地描绘出来。这一联对仗工整,描绘细致。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进一步抒写了对友人的一片深情。“不堪”,不能。“盈手”,满手、一满把。“佳期”,重逢之期、欢会之期。我不能捧一把月光赠给远方的友人,只希望能在梦中与你重相聚。这里暗用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馀辉,揽之不盈手”诗意,并且进一步升发,表现出绵绵不尽的情思。
这首诗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挚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张九龄(678~740),唐代诗人。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武后神功年间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先天元年(713)应“道侔伊吕科”举,得高第,授左拾遗。累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后受李林甫排挤,罢政事,贬为荆州长史。张九龄卒年新旧《唐书》皆同。惟享年68岁之说,据徐浩碑铭载应为63岁。张九龄是盛唐前期重要诗人。尤其是他的五言古诗,在唐诗发展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著有《张曲江集》20卷。《全唐诗》编存其诗为3卷,所收较集本为多,但所增者是否张九龄之作,甚可疑。如卷四九《答陆澧》五绝一首,即为朱放所作。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何格恩著有《张九龄年谱补正》及《曲江年谱拾遗》(《岭南学报》第4卷第1、2期),另外《张曲江诗文事迹编年考》)(《广东文物》),可资参考。
[原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后句即景生情: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相近,但却脱口而出、自然浑成,意境也更加雄浑壮阔。前句写“望月”,后句写“怀远”,紧扣诗题,但却丝毫不露痕迹。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遥夜”,长夜。“竟夕”,通宵。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这首诗是五言律诗,按照律诗的格律,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这一联是流水对,一气呵成、自然流畅。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承接颔联,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怜”,爱怜。“滋”,沾湿。上句写诗人徘徊于室内。吹灭蜡烛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下句写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沾湿了披在身上的衣服。这就把彻夜难眠的情境形象传神地描绘出来。这一联对仗工整,描绘细致。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进一步抒写了对友人的一片深情。“不堪”,不能。“盈手”,满手、一满把。“佳期”,重逢之期、欢会之期。我不能捧一把月光赠给远方的友人,只希望能在梦中与你重相聚。这里暗用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馀辉,揽之不盈手”诗意,并且进一步升发,表现出绵绵不尽的情思。
这首诗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挚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流水对是律诗对仗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求形式上的严格工整,注重情感思绪的自然贯通,两句连贯而下如行云流水,所以叫做流水对。这首诗的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就是流水对。
张九龄全集
张九龄(678~740),唐代诗人。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武后神功年间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先天元年(713)应“道侔伊吕科”举,得高第,授左拾遗。累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后受李林甫排挤,罢政事,贬为荆州长史。张九龄卒年新旧《唐书》皆同。惟享年68岁之说,据徐浩碑铭载应为63岁。张九龄是盛唐前期重要诗人。尤其是他的五言古诗,在唐诗发展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著有《张曲江集》20卷。《全唐诗》编存其诗为3卷,所收较集本为多,但所增者是否张九龄之作,甚可疑。如卷四九《答陆澧》五绝一首,即为朱放所作。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何格恩著有《张九龄年谱补正》及《曲江年谱拾遗》(《岭南学报》第4卷第1、2期),另外《张曲江诗文事迹编年考》)(《广东文物》),可资参考。
感遇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感遇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折杨柳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技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客鬓老边尘。
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
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
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
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
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
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
万乘飞黄马千金狐白裘。
正逢银霰积如向王京游。
瑞色铺驰道花文拂彩旒。
还闻吉甫颂不共郢歌俦。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作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
稽亭追往事睢苑胜前闻。
飞阁凌芳树华池落彩云。
藉草人留酌衔花鸟赴群。
向来可赏处惟恨碧林瞧。
三月三日登龙止
伊川与添津今日放除人。
岂似龙山上还同湘水滨。
衰颤忧更老淑景望非春。
楔饮岂吾事聊将偶俗尘。
和王司马折梅寄京昌昆弟
离别念同瘪、芬荣欲共持。
独攀南国树遥寄北风时。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迟。
还闻折梅处更有棕华诗。
晚男登王六东阁
试上江楼望初逢山雨晴。
连空青蟑合向晚白云生。
彼美要殊观萧条见远情。
情来不可极日暮水流清。
苏侍郎紫盔庭各赋一物得芍药
仙禁生红药微芳不官持。
幸因清频地还遇艳阳时。
名见桐君篆香闻郑国诗。
孤根若可用非直爱华滋。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清切紫庭垂威菱防露枝。
色无玄只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皇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和韦尚书答粹州兄南亭宴集
棠慷闻徐兴乌衣有旧游。
门前杜城陌他上曲江流。
垠日尝繁会溶风咏阴修。
始知西峙岳同气此相求。
伎平原咱弟有子为东峙。
答陈洽运巴竹蠢
与君尝此志鼠物复知心。
遗我龙餐节非无驮猖善。
幽素宜相重段华岂所任。
为君安首饰怀此代兼金。
池注阳韦明府
君有百炼刃堪断六重犀。
谁开太河匣持割武城鸡。
竟与淌书佩遥应天子提。
何时遇操宰当使玉奴泥。
在洪烬答亲毋学上
旬而下意期由来自若时。
尔元言郡政吾岂欲天欺。
常念涓尘益椎欢草树滋。
课成推所拟。人望在东葛。
酬王六驿后书怀见示
云雨俱行罢江天已洞开。
炎氛弄后灭边绪望中来。
作骇君垂耳为鱼我曝鳃。
更怜湘水赋还是洛阳才。
测王六寒朝贝话
贾生流寓日。扬子寂寥时。
在物多想背难君独见思。
渔为江上曲雪作鄂中词。
忽在兼金讯长怀伐木诗。
林亭咏
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
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流。
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
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