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请问佛教中的“偈”是什么意思

请问佛教中的“偈”是什么意思

发表时间:2024-07-19 18:32:42 来源:网友投稿

偈陀佛教术语,梵语(Gāthā)的音译,意译为颂,简作“偈”,读为jì。“颂”,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佛教术语Gāthā;th&amacron,译曰颂。定字数结四句者。不问三言四言乃至多言,要必四句。颂者美歌。伽陀者联美辞而歌颂之者,故译曰颂。见伽陀条。又偈训为竭竭也。摄尽其义之意。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偈者,竭也。摄义尽故名为偈。’

扩展资料:

偈语佛经中的唱词Budhist'schantorhymn。偈陀之省。如: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均为梵语“偈佗”。即佛经中的唱颂词)。

附缀于佛经的一些读后感或修行的实践中得到的体悟写成的语句。因为多为四句组成,兼具文学的形式与内容,朗朗上口,尽管不是佛经的主要内容,也成为与佛经相提并论的典故。

偈语是佛法之本,佛经是树干与青柯,偈语是果实与花朵。因为每首偈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成为僧人顿悟的美谈。

著名偈语有唐代高僧惠能大师《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偈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