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索的文言文解释

索的文言文解释

发表时间:2024-07-19 18:58:41 来源:网友投稿

1.索的古文意思1、作名词:大绳子;绳索。

2、作动词:绞合;搓。

3、作动词:寻求。

4、作动词:寻找。

5、作动词:索要;索取。

6、作形容词:孤独。

7、作形容词:尽。

8、作副词:须;得;能。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求索[qiúsuǒ]

寻求探索。

2、索价[suǒjià]

要价。

3、索索[suǒsuǒ]

形容轻微的声音。

4、走索[zǒusuǒ]

走绳。

5、摸索[mōsuǒ]

试探着(行进)。

2.索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一、名词1.(会意。

意为用绳子把木头束起。于省吾认为是绳索。

本义:大绳子)2.同本义。后泛指各种绳索。

索,草有茎叶可作绳索。——东汉·许慎《说文》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司马迁《报任安书》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列士·天瑞》追讨南度河,使军吏田晏、夏育慕先登,悬索相引。

复战于罗亭大破之。——《后汉书·段颍传》昼尔于茅,宵而索綯。

——《诗·豳风·七月》3.又如:索苇(用苇作成的绳索);索头(绳头);索桥(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4.人的发辫。

如:索葛(头发);索虏(发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3.文言文中“索”的几种意思索

索,草有茎叶可作绳索。――《说文》

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司马迁《报任安书》

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列士·天瑞》

追讨南度河使军吏田晏、夏育慕先登,悬索相引。复战于罗亭大破之。――《后汉书·段颍传》

昼尔于茅宵而索綯。――《诗·豳风·七月》

索suǒ

⒈粗大的绳子:竹~。铁~桥。麻~子。

⒉求取,搜寻:求~。搜~。

⒊要,讨取:~要。~取。~价。~钱。

⒋尽,毫无:蓄积~。~然无味。

⒌孤独:~居。

4.【文言文窃糟中,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弗得()②以鲁酒渍之()③索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予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有位喜好佛学的客人,每次和人们谈论道理时,一定搬出佛学来压倒对方,得意洋洋认为自己有十分独到的见解.刘基对那名客人说:“以前,鲁国人不会制酒,只有中山国的人擅于制千日之酒.鲁国人向他们请教方法,但无法获得.有一个在中山国做官的人,在酿酒人的家里寄宿,偷取店家的酒糟,回到鲁国,用鲁国的酒浸泡,然后对人说:‘这是中山国的酒.’鲁国人喝了,都认为是中山国的酒.一日,那酒店的主人来访,听说有本国的酒,要来喝喝看,才一入口就忍不住吐了出来,笑道:‘这是用我家的酒糟泡出来的漕汁啊!’现在您是可以用所学的佛理向我炫耀;但我想真佛会笑您不过是学到一些糟粕罢了.”1、你没给我加点字,看上文翻译吧2、为了讽刺那些以不知为知,拾人牙慧而沾沾自喜,到处炫耀的人.3、感受我们学习时要真正掌握知识的精华,不可像鲁人那样落入末流,仅得糟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