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谁来种地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要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首先要有人种地,再就是解决好怎么种地,加快构建构造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来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速,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日益严重,要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价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指挥棒”,要想让农民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必须要让农民种地有利可图,种粮赚钱,不然农业后继无人问题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第二、因地制宜地引导土地适度流转。所谓适度就是要避免一厢情愿地进行土地流转,价格过高的土地流转,只能使流转土地改变种粮的用途,实际是减少了粮田的面积,所以应提倡同村之间,邻里亲戚之间以适当的价格流转土地,让流转土地的继续种粮有利可图。只有这样土地用途才能保证用于粮食生产,而且经流转的土地规模加大后,规模效益必然增加,年轻人能够接受。
第三、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引导提倡土地集中成方连片进行流转。土地流转后成方连片,一是有利于种植机械化;二是能够节省土地,实际上扩大了可耕地面积;三是利于提高农机工作效率;四是有利统防统治;五是有利于进行长远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第四、加强对土地流转一定面积的经营者的农技、农艺、农机培训,让他们成为新品种、新农艺、新农机的示范、带动、引领者,同时可采取由农业院校定向培养,国家进行补贴的方式,对家庭农场成员更深层次的专业培养。
第五、各有关涉农部门,金融银行部门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服务支持力度,让他们没有资金的后顾之忧。
第六、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农业补贴制度,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新增补贴应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
以上几种措施共用实施、发力,将会极大地提高家庭农场主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收入,才会实现当农民的“体面”,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无后顾之忧。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