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辣椒的古代,古人都吃些什么
熟悉中国古代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辣椒是明朝年间才传入到我国的,那古人是不是就不吃辣了?还真不是。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辣的记载,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商汤时期。
《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记载了“伊尹说汤以至味”的故事。
商汤时的宰相伊尹原是一个做饭的奴隶,对于治国理政颇有自己的见解,但是一直得不到施展的空间。后来作为陪嫁奴隶来到了商国,为当时的君主汤做饭,由于手艺好得惊人,成功被汤召见。
伊尹抓住了这个机会,把做菜和治国的道理结合在一起,告诉汤,要用“调和五味”的烹饪理论来治理天下。听完这顿慷慨的陈词,汤惊为天人,立马就封伊尹为官了。
伊尹提到的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辣,是古人最早有关辣的记载。
没有辣椒却有多处“辛”的记载,那么古人都吃些什么呢?
1花椒
《诗经·周颂》云:“有椒其馨,胡考之宁。”意思是花椒的香气远闻,能使人们平安长寿。
《楚辞·招魂》云:“大苦酸成,辛甘行些,”甚至楚人祭祀时都要有辣食。在丰收庆祝的祭祀上,甚至也要用上花椒,足见古人对于辣味的喜爱。
2生姜
《论语》记载孔子:不撤姜食,不多食。就是说孔子很喜欢辛辣的食物,每次吃饭都要吃姜。
《吕氏春秋》中有“和之美者,阳朴之姜”的记载,说明早在秦汉时期,四川人就喜欢吃辣了。
3大蒜
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博物志》记载:“张骞从西域归来,带回了大蒜、番石榴、胡桃、胡葱等。”
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引入了大蒜,中原地区开始大范围种植。
4胡椒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记载:“胡椒,味甚辛辣。”早在西晋时期,胡椒在中原已经广泛传播。
受到游牧民族“胡食”的影响,唐朝人特别爱吃羊肉。不过羊肉膻味比较重,必须用胡椒来压住羊肉中的膻气。胡椒在那个时代属于奢侈品,据《唐书》记载,唐代大贪官元载被抄家时,发现了胡椒九百石。
一直到了宋代,胡椒才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餐桌,中原人民更是以此创造出了汤汁粘稠,香辣可口的“胡辣汤”。
5茱萸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是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里面的茱萸,就是辛辣的调味品。
茱萸分为三种,分别叫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其中食茱萸是辣的。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茱萸,楚人称其为辣子。”
6芥末
提到芥末大多数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日式料理。其实芥末原产于我国,从周朝起就已开始在宫廷食用,自古以来都被当作一种自然药草,后来才传入日本。
我们今天接触到的辣椒,是在明代过后传入中国的。
15世纪末,由哥伦布带到欧洲,之后由欧洲航海家从海上,由东南亚传入广东、浙江等地,但是当时的人们只是作为观赏植物。
后来辣椒传入贵州,这里远离海洋,盐稀缺而贵,贵州人偶尔尝试发现辣椒可以替代盐来下饭,自此,辣椒开始风靡,直接影响了相邻的四川、湖南等地,将麻辣的火热口感延续至今。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