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豹为何成为了濒危物种
猎豹如今也是猫科动物中的濒危物种,而它濒危的原因并不是像其他大猫那样被人猎杀,而是另有原因。猎豹有四个亚种分化:南非猎豹、中非猎豹、撒哈拉猎豹以及亚洲猎豹,这四个亚种的名字其实就代表了它们的分布区域了。
只不过亚洲猎豹并非广布亚洲,而是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但是如今的亚洲猎豹仅分布在伊朗,数量仅有40-70只,属于极危物种。另外一个极危的物种是撒哈拉猎豹,它们主要分布在非洲西北部靠近撒哈拉沙漠的地区,如今成熟个体仅有250只左右,同样符合极危的标准。
南非猎豹和中非猎豹的生存现状虽然比撒哈拉猎豹以及亚洲猎豹强一些,但是数量最多的南非猎豹也只有3500只左右,中非猎豹更惨,只有2000只,属于濒危状态。
猎豹有一个俗称“打工豹”,这个俗称来自于它们太容易被抢夺猎物了。猎豹虽然速度极快,但是高速给身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极快的心率、呼吸频率和体内的高温是需要时间来恢复的,所以猎豹捕猎完成后,会进入一个短则几分钟,长则十几分钟的虚弱期。
而一些食肉动物就是看准了猎豹的这个“BUG”,总是在猎豹刚刚完成捕猎时,突然杀出,此时的猎豹自保都是个问题,更不用说守护自己的劳动成果了。
为了自保猎豹通常会扔下自己辛苦捕猎来的猎物逃生,而花豹、狮子、鬣狗其实目标是猎物而不是猎豹。根据动物学家们的观察发现,猎豹约有60%的猎物会被其他食肉动物抢走,但猎豹却毫无办法。
猎豹在猫科动物中,繁殖力算不错的,一只雌性的猎豹在90-95天的孕期后最多能一次性产下6只幼崽,平均3-5只。如果这些幼崽的成活率高的话,显然猎豹也不至于濒危。但是猎豹幼崽在野生环境下的夭折率高达80%-90%,也就是说平均一胎产下4只幼崽,只有一只能成功长大。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