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夫文言文下列
1.文言文灌夫闲居在家,虽然富有,但是却没有权势,那些卿相、侍中一类有官位的宾客越来越少。等到魏其侯失去了权势,也很想依靠灌夫整一整那些以前巴结他而后抛弃他的人,而灌夫也想依靠魏其侯的关系与列侯、宗室有个交往,抬高自己的身价。两人相互援引借重,来来往往亲密的像父子一样。彼此非常投契,非常要好,没有一点嫌忌,只恨相识得太晚了。
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衰。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驩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灌夫的姐姐死了,灌夫为她服丧。一天灌夫去拜访丞相,丞相慢悠悠地说道:“我本想和你一起去拜访魏其侯的,可惜恰巧碰上了你在服丧。”灌夫说:“将军肯屈驾光临魏其侯家,我灌夫岂敢因为服丧而推辞呢!请让我告诉魏其侯做好请客的准备,将军明天早上早早光临。”武安侯答应了。灌夫把邀请武安侯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魏其侯。魏其侯和他的夫人特地多买了许多肉和酒,连夜打扫房屋,早早地布置起来,直到天明。天蒙蒙一亮魏其侯就让门下的人在宅前等候。但一直等到中午,丞相还是没有来。魏其侯对灌夫说:“丞相难道忘了这事了吗?”灌夫心里很不高兴,说:“我虽在服丧,但仍然答应陪他来赴会,他应当前来才是。”于是,灌夫驾了车,亲自前往迎接丞相。丞相前一天答应灌夫的话只不过是开开玩笑而已,根本没有真要去的意思。等到灌夫找上门来,丞相还睡着没起来。于是灌夫进去见他,说:“昨天幸蒙将军答应到魏其侯家去做客,魏其侯夫妇置办了酒宴,从一大早到现在,都还没敢动一口呢!”武安侯作出惊讶的样子道歉说:“我昨天喝醉了酒,忘掉了跟你说过的话。”武安侯就让驱车前往魏其侯家,但又走得很慢,灌夫更加气愤。喝酒喝到将醉,灌夫起舞助兴,舞毕邀请丞相,丞相竟然不肯起身,灌夫便在席间的谈话中讲了冒犯丞相的话。魏其侯就把灌夫扶走了,向丞相赔礼道歉。丞相就在魏其侯家喝酒,一直喝到夜里,欢欢喜喜地尽兴告辞而去。
灌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灌夫曰:“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武安许诺。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埽,早帐具至旦。平明令门下候伺。至日中丞相不来。魏其谓灌夫曰:“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怿,曰:“夫以服请,宜往。”乃驾,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及夫至门丞相尚卧。于是夫入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武安鄂谢曰:“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丞相卒饮至夜,极如饥似欢而去。
元光四年的春天,丞相上奏说,灌夫家在颍川,横行霸道,百姓深受其苦,请求皇帝查办处理。皇上说:“这本来就是丞相职内的事情,何须请示。”而灌夫也掌握了丞相的一些秘密事,如非法牟取财利,接受淮南王的贿金,并说过很不适当的话语等,后来宾客在中间调停劝解,双方才停止了纠纷,彼此和解。
元光四年春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上曰:“此丞相事,何请。”灌夫亦持丞相阴事,为奸利,受淮南王金与语言。宾客居闲遂止,俱解。
2.灌夫不食言文言文翻译灌夫的姐姐死了,灌夫为她服丧。
一天灌夫去拜访丞相,丞相慢悠悠地说道:“我本想和你一起去拜访魏其侯的,可惜恰巧碰上了你在服丧。”灌夫说:“将军肯屈驾光临魏其侯家,我灌夫岂敢因为服丧而推辞呢!请让我告诉魏其侯做好请客的准备,将军明天早上早早光临。”
武安侯答应了。灌夫把邀请武安侯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魏其侯。
魏其侯和他的夫人特地多买了许多肉和酒,连夜打扫房屋,早早地布置起来,直到天明。天蒙蒙一亮魏其侯就让门下的人在宅前等候。
但一直等到中午,丞相还是没有来。魏其侯对灌夫说:“丞相难道忘了这事了吗?”灌夫心里很不高兴,说:“我虽在服丧,但仍然答应陪他来赴会,他应当前来才是。”
于是灌夫驾了车,亲自前往迎接丞相。丞相前一天答应灌夫的话只不过是开开玩笑而已,根本没有真要去的意思。
等到灌夫找上门来,丞相还睡着没起来。于是灌夫进去见他,说:“昨天幸蒙将军答应到魏其侯家去做客,魏其侯夫妇置办了酒宴,从一大早到现在,都还没敢动一口呢!”武安侯作出惊讶的样子道歉说:“我昨天喝醉了酒,忘掉了跟你说过的话。”
武安侯就让驱车前往魏其侯家。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足以…,足以…可以…”三句并列,表述了三个建筑物的功能,根据对称结构,排除AB;“宜渐致之”和“不可仓卒”是从正反两个角度叙述,中间停顿,排除C;故选:D.译文为:高允认为高宗不宜大兴土木,像那壮丽的殿堂奇观应该慢慢来修建,不可一时实现.(2)A项“女子没有取字的权利”错.不管男女都有表字,只是古代男尊女卑的观念,使得史料文学中只已姓氏称呼,如X夫人、X姬、X氏.(3)D项“高宗采纳了他的意见”错误,原文说“世祖善之”,解除田禁的事发生在世祖时期.(4)①“公私”译为“官府和百姓”,“虽”译为“即使”,“凶年”译为“荒年”,“善”译为“认为说得好”.译文为:如果官府和百姓都有储备,即使遇上荒年又有什么可担忧呢?世祖认为他说得好,于是就解除了田禁,把良田都拿出来分给百姓.②“推”译为“推论”,“验”译为“证明”,“效”译为“结果”,“诚”译为“的确”.译文为:用古人的道理来推论,用今人的事实来证明,都是这种结果.这的确是圣明的君主应该考虑的.答案:(1)D(2)A(3)D(4)①如果官府和百姓都有储备,即使遇上荒年又有什么可担忧呢?世祖认为他说得好,于是就解除了田禁,把良田都拿出来分给百姓.②用古人的道理来推论,用今人的事实来证明,都是这种结果.这的确是圣明的君主应该考虑的.参考译文:高允,字伯恭,渤海郡人.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惊异,赞叹道:“高允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神情文雅俊朗,如镜子闪光一般,将来必定是一代人杰,只可惜我见不到了.”十几岁时,为祖父奔丧,回到家乡,把家产交给两个兄弟管理,而自己作了和尚,法名法净.不久就还俗了.他生性喜欢文史典籍,身背书籍,远到千里之外拜师求学,学有所成,精通儒家经典和天文历法占卜等,特别喜欢《春秋公羊》.魏世祖召高允谈论刑法和政务,高允的话很合世祖的心意.于是世祖问:“国家众多事务中,哪一件是首先应该做的?”这时国家常占据良田而且京城中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多,高允于是说:“我从小出身微贱,知道的只是种田,请允许我讲一讲农事.古人说,方圆一里地有田地三顷七十亩,方圆百里就有田三万七千顷.如果辛勤耕地一亩就多收三斗,不辛勤每亩就少收三斗.方圆百里一减一增,粮食就有二百二十万斛之数,况且这么广大的天下呢?如果官府和百姓都有储备,即使遇上荒年又有什么可担忧呢?”世祖认为他说得好,于是就解除了田禁,把良田都拿出来分给百姓.辽东公翟黑子受世祖宠信,奉命出使并州,接受了下级一千匹布的贿赂,不久被发觉.黑子向高允请教应付的办法,说:“皇上问我,我是坦白自首呢,还是隐瞒?”高允说:“你是皇上身边的宠臣,回答皇上问话应该忠实,这又能表明自已忠诚,治罪之事肯定不用担忧.”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都说主动讲实话,治罪是很严重的,应该隐瞒这些事.黑子认为崔览等人和自己亲近,反而对高允怨怒,说:“按你说法,是诱骗我去死,你多么不正派啊!”于是和高允继绝了关系.黑子因为不老实回答皇上被世祖疏远了,后来终于获罪被杀.给事中郭善明,性情奸诈,想表现自已的才能,就怂恿高宗大造宫室.高允劝谏说:“从前太祖如果建造宫室,不趁着农闲时,是不建造的.现在建国已久,宫室已经齐备,永安前殿完全可以用来使各国朝见,西温室完全可以使皇上用来安居,紫楼上登高远望,完全可见远近之风景奇观的壮丽殿堂应该慢慢来完成它,不可一时实现.计算一下,砍伐木材,运土石及各种杂工要二万人,又有人充当工匠,老人孩子送饭,总计要四万人,半年才能完成.古人有句话:“一个男人不种田,就有人受他的饥饿;一个女子不织布就有人因她而受饥寒.况且几万人,那荒废损耗的数量,也就很多了.用古人的道理来推论,用今人的事实来证明,都是这种结果.这的确是圣明的君主应该考虑的.”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A“不能”为副词,修饰“视事”,中间不可断句,排除B;“及”为动词,“比得上”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代词“之”,其后断句,排除C;“归”为动词,作谓语,其宾语为“印”,“归”前断句,排除D.句子翻译为:将军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我非常同情.即使不能够主持事务,用谋略和智慧克敌制胜,你是先帝是重臣,擅长治乱之事,我比不上你,所以多次征求你的意见,是什么怨恨让你想要上书,归还大将军、富平侯的官印呢!(2)C“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错,丞相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秘书工作.(3)C“就向皇帝请求让他的儿子延寿离开京城去做北地太守”错,原文为“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张安世只是请求让儿子延寿出京补职,并未提出具体职位,是皇帝任命延寿为北地太守.(4)①幸:皇帝到某地,出行;诏:下诏;识:记得;具:详细.句子翻译为:皇上出行到河东,曾经丢失了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张安世记得那些书里的内容.②惮:害怕;内:内心;密于光焉:状语后置句.句子翻译为:天子很敬畏(说“尊敬害怕”也行)大将军,但是内心里亲近张安世,比对霍光还要亲密.答案:(1)A(2)C(3)C(4)①皇上出行到河东,曾经丢失了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张安世记得那些书里的内容.②天子很敬畏(说“尊敬害怕”也行)大将军,但是内心里亲近张安世,比对霍光还要亲密.参考译文:张安世字子孺,年轻时因父亲关系做了郎官.因擅长书法而供职尚书,尽心尽力于职责,例行假日没有外出过.皇上出行到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张安世记住了那些书的内容,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后来悬赏征求找到了那些书,用来校对没有什么遗漏的.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执掌政权,因为张安世品行忠厚,霍光亲近重用他.过了一段时间,天子下诏书说:“右将军光禄勋张安世辅佐政务,担任宿卫,严肃恭敬,从不怠慢,十三年了,都能康乐安宁.信任亲人任用贤人,是唐虞时代的治国原则,封张安世为富平侯.”大将军霍光死后几个月,御史大夫魏相密奏皇帝说:“车骑将军安世侍奉孝武皇帝三十多年,忠心诚信谨慎厚道,勤于国事,他是国家的重臣,应该加封他的地位,让他做大将军.”皇帝也想任用他.安世听到这件事情,内心恐惧,不敢接受.于是,前去拜见皇帝,摘掉官帽叩头说:“我实在是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做这样的高官,接替大将军霍光的职位,恳请您稍加哀怜,来保全我的性命.”皇帝笑着说:“你说的太谦虚了.如果你不能够胜任这一职务,还有谁能够胜任呢!”安世再三推辞没能成功.曾经有所推荐,那人来道谢,安世非常遗憾,认为推荐贤良,介绍有才能的人,哪里有私人感谢的道理?于是跟这个人断绝了关系,不再跟他来往.有个郎官功劳很大,官职得不到升迁,自己找张安世谈起这事,张安世回答说:“您的功劳大,英明的皇上是知道的.臣下是供职的,有什么功劳大小可以自夸呢!”拒绝了,没有答应.没多久,郎官果然升迁了.莫府长史升了官,安世问他自己的过失.长史说:“将军是皇帝的股肱之臣,但是没有推荐士人,谈论此事的人都瞧不起您.”安世说:“皇帝贤明,对于臣子中的贤与不贤分得很清楚,我修养自己罢了,怎么能够了解士人并推荐呢?”他要隐藏名声疏远权势就是这样.张安世自己发觉父子地位尊贵显耀,内心很不安,就替儿子延寿请求外出做官,皇帝让他做了北地太守.安世居于列侯的高位,封地万户,但是自己穿着黑色粗厚的丝绸,夫人自己纺织绩麻,七百家奴,都有手艺活做,在家里经营产业,经常积蓄细微的财物,因此能够不断增加财产,比大将军霍光还富有.天子非常敬畏大将军霍光,但是内心亲近张安世,比对霍光更亲密.元康四年的春天,张安世病,呈上报告归还侯爵,请求退休.皇帝回复说:“将军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我非常同情.即使不能够主持事务,用谋略和智慧克敌制胜,你是先帝是重臣,擅长治乱之事,我比不上你,所以多次征求你的意见,是什么怨恨让你想要上书归还大将军、富平侯的官印呢?这是待朕不厚,而忘旧恩,这不是我所希望的啊!希望将军多吃点饭,找医生看看,安心养神,来辅助我.”安世又勉强主持事务,到秋天去世.皇帝赠给他印绶,用战车和武士为他送葬,谥号为“敬侯”.。
5.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首先疏通句意“边远的百姓不应该轻易改变政策,继续安抚他们,还担心做得不合适,何况增加赋税来扰乱他们呢?假使积聚的粮食充盈,因而运送到京城,更加烦劳运送粮饷的劳力,本来是不可以的.”“况”是“何况”的意思,引导的下一句话,所以放在“增赋以扰之乎”的前面,在它前面断开,故排除A,B.“用”是“因而”的意思,应放在句首,故在它前面断开,所以选C.(2)B中宋代的三司是指盐铁、度支、户部.(3)B原文“臣尝读唐史,见贞观初始置崇文馆”,故崇文馆是唐贞观时所设.张观并没有提议设崇文馆,而且张观推崇佛道之学在原文中没有依据.(4)①旰,晚,可结合成语“宵衣旰食”;始,才;诸,兼词“之于”;垂,流传,可结合“永垂不朽”.②坐,因为,可结合“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为…所,被动句;狱,案件;卒,死.答案:(1)C(2)B(3)B(4)①有时天晚了忘了疲倦,有时夜半时分才停下来,(将其)写在那些翔实的史书中,流传不朽.②(张观)因为奏报交州黎桓被乱兵所杀的事不合事实,被弹劾,还没判案定罪,死在桂州.。
6.二、完成下列文言文试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9:D(委派,委托)10:C(结构助词“的”)11:D附:参考译文魏武侯和大臣们乘船在西河上游玩,魏武侯赞叹道:“河山这样的险峻,边防难道不是很坚固吗?”大臣王钟在旁边陪坐,说:“这就是晋国强大的原因。
如果再修明政治,那么我们魏国称霸天下的条件就具备了。”吴起回答说:“我们君主的话,是危国言论;而你又来附和,这就更加危险了。”
武侯很气愤地说:“你这话是什么道理?”吴起回答说:“河山的险是不能依靠的,霸业从不在河山险要处产生。过去三苗居住的地方,左有彭蠡湖,右有洞庭湖,岐山居北面,衡山处南面,虽然有这些天险依仗,可是政事治理不好,结果大禹赶走了他们。
夏桀的国家左面是天门山的北麓,右边是天溪山的南边,庐山和峄山在二山北部,伊水、洛水流经它的南面。有这样的天险,但是没有治理好国政,结果被商汤攻破了。
殷纣的国家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漳水和滏水,前面对着黄河,后面靠着山。虽有这样的天险,但是国家治理不好,遭到周武王的讨伐。
再说您曾经亲自率领我们占领、攻陷了多少城邑,那些城的墙不是不高,人不是不多,但是能够攻破它们,就是政治腐败的缘故。由此看来靠着地形险峻,怎么能成就霸业呢?”武侯说:“好啊。
我今天终于听到明哲的政论了!西河的政务,就全托付给您了。”(1)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上白色的衣服戴上白色的帽子来为他送行(2)特意派遣将领守护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的盗贼进入和意外变故(发生)啊。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