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如何正确理解孙子“胜可知而不可为”的思想

如何正确理解孙子“胜可知而不可为”的思想

发表时间:2024-07-20 00:41:50 来源:网友投稿

孙子·军形》篇中还在“任势”的前提下明确指出:“胜可知而不可为。”这体现了一种前于老子的无为思想,即指出了人力的限度。无为并非无所作为,坐以待毙;而顺势而动,是拒绝造作。在条件的限定中,人的努力无法创造奇迹。一个好的战略家,通过分析、研究,可知胜利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取得胜利。是之谓“胜可知”。但是他却无法以人力去挽狂澜于既倒。

《孙子》的不可为思想与《老子》的无为观念也有不同。在《老子》那里,成熟的“无为”观念最后是作为宇宙的真相至少是终极的理想而出现,而不仅仅是孙子水平上的战略法则(任势)。因此无为不仅是道路,还是宿命。其功能不是死亡,而是再生,它以此吸引被生生之欲鼓荡着的人类。就此而言老子不及耶稣那样富于革命性。因为耶稣拒绝接受检验。正因如此耶稣才获得了神性;而老子,终不免以功利性去劝谕世人: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欲上民

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

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六十六章》)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