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信什么什么缰
1.纵缰什么什么四字成语没有“纵缰什么什么”的成语,“()缰()()”的成语只有4个:
1、名缰利锁
míngjiānglìsuǒ
【解释】缰:缰绳。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出处】宋·柳永《夏云峰》词:“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2、名缰利索
míngjiānglìsuǒ
【解释】缰:马缰绳;索:绳子。比喻功名利禄如束缚人的缰绳和锁链。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0回:“岂非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索么?”
3、利缰名锁
lìjiāngmíngsuǒ
【解释】缰:缰绳。锁:锁链。名和利像缰绳和锁链一样把人束缚住了。
【出处】元·王喆《转调丑奴儿》:“利缰名锁休贪恋,韶华迅速如流箭。”
4、脱缰之马
tuōjiāngzhīmǎ
【解释】比喻脱离羁绊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出处】茅盾《夜读偶记》:“但因采取了漫谈的方式,信笔所之,常如脱缰之马,离题颇远。”
2.什么什么信四字成语1.难以置信、
2.通风报信、
3.言而不信、
4.去食存信、
5.徙木为信、
6.言而无信、
7.鱼书雁信、
8.鱼水雁信、
9.偏听偏信、
10.不令而信、
11.陇头音信、
12.推诚相信、
13.谓予不信、
14.小忠小信、
15.民保于信、
16.言而有信、
17.治兵以信、
18.尾生之信、
19.云期雨信、
20.似信非信、
21.达诚申信、
22.一言之信、
23.孝悌忠信、
24.贪而无信、
25.破除迷信、
26.一枝春信、
27.果于自信、
28.抱柱之信、
29.赏罚不信、
30.杖莫如信
31.难以置信、
32.通风报信、
33.言而不信、
34.去食存信、
35.徙木为信、
36.言而无信、
37.鱼书雁信、
38.鱼水雁信、
39.偏听偏信、
40.不令而信、
41.陇头音信、
42.推诚相信、
43.谓予不信、
44.小忠小信、
45.民保于信、
46.言而有信、
47.治兵以信、
48.尾生之信、
49.云期雨信、
50.似信非信、
51.达诚申信、
52.一言之信、
53.孝悌忠信、
54.贪而无信、
55.破除迷信、
56.一枝春信、
57.果于自信、
58.抱柱之信、
59.赏罚不信、
60.杖莫如信
3.四个字成语什么信陇头音信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渺无音信指毫无消息
不言而信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果于自信果:果敢。形容过分自信。
难以置信不容易相信。
民保于信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偏听偏信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轻诺寡信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破除迷信原指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现也指解放思想,扫除自卑感,树立敢想、敢说、敢干的新风格。
通风报信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
谓予不信如果以为我的话不真实。
尾生之信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杳无音信音信:消息,回信。没有一点消息。
半信不信指不完全相信。
半疑半信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抱柱之信后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背义负信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鸾音鹤信比喻仙界的音信。
美言不信信:信实,真实。词藻华美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
弃义倍信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轻言寡信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去食存信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也要坚持信义。
贪而无信贪婪而又不守信用。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通风讨信犹言通风报信。
无征不信没有验证的事不可相信。
孝悌忠信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言而不信见“言而无信”。
鱼书雁信见“鱼书雁帖”。
云期雨信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