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高考文言文常用实词归纳

高考文言文常用实词归纳

发表时间:2024-07-20 00:59:39 来源:网友投稿

知识清单2:两种文言文常用词的集合一、表时间常用词1.新月: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2.希望:农历每个月的第十五天。3.天黑: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4.少点时间,少点时间:一会儿,一会儿。5.徐四:等一下,等一下。6.没关系:很快。7.完成:一段时间。8.俄罗斯,俄罗斯:一时,不长,一时。9.翼日,第二天:第二天,第二天。10.吃饭:吃饭时间。11.片刻之后:片刻,片刻。12.超时:过一会儿。13.片刻:过了一会儿。14.瞬间:一段时间,不长。15.一瞬间:很短的时间,一瞬间。16.致:从前,以前,过去。17.很长时间:很长时间。18.傍晚:傍晚,日落时分。19.龙:前世,前世,前生。20.未来的某一天。21.几天后。22.午夜:深夜。23.周日:第二天。24.丹丹:每天。25.苏和丹:早上好。26.过去:很快。27.明:日落,天黑。28.寻找:很快。29.时间:一段时间。30.久而久之:很久过去了。31.没什么:不长。32.就是这一天:今天。33.阁午:午。34.午夜:午夜。二、人物传记中的常用词A1.丧:同情(我的丧)。2.根据案情:巡逻,巡逻;调查,核实,找出答案。B1.舵:逃避,逃避;(逃跑)拖延,拖延。(慢)2.离奇:前沿、低俗、谦词(指自己)。3.诽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4.北:打败仗再跑回来。5.矛盾:违规。6.毕:辅助。7.瘦:接近(夕阳),鄙视,看不起。8.比:勾结(勾结);比较(比天地长寿);觉得和——(拿自己和乐毅管仲比)一样;并排,挨着(一排一排);并且,等到(比去,用手关门);先后(超过三年的日食。)9.报道:越狱;报答,报复;回复一封信,回复(谁能发给秦);报告,通知(使者回报报告);报应;奖励。10.给:使。11.怀特: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员之间。C1.拯救:拜访,问候(越陌生越没用);养老金(抚养幼儿和抚养孤儿);失踪;2.次数:临时驻扎(军队用);住宿、住宿(针对个人)。3.刺:申斥,指责(那些把我自己的过错刺在脸上的人);名片4.陈:陈放,传“阵”。5.曹:代(类、属、同行、徒弟等。).6.池:车马奔腾。7.赢了。8.Rush:交通要道;撞击撞击。9.短缺:不足。10.违规;紊乱。11.挂:接近,接近,(敬语)表示对方比自己高。12.“推广”。13.死亡。14.走吧。(自我意识)15.踢:踩上去。16.突然:突然。D1.当:掌管,掌管(掌权);定罪(违法致死);好吧,面对现实吧。2.当事人:徇私;协作;掩盖起来。3.多:赞美和欣赏(人真多)。4.短:入谗言,说坏话。5.没有:但是,管他呢。6.贷款:原谅(虽然亲戚不借);借出;借7.接住:伸手。8.等到。9.尽力而为。10.恐惧:恐惧。1.放纵:放纵。12.但是:只有,只有;徒劳无功。13.法典:规则和制度;导演兼主持人。14.吊:吊唁。(吊人罪)15.派遣:文件。16.洞:深而透。17.抓住:强行改变。18.笃:忠厚老实(太祖听说过他的笃);立志(立志)(立志并努力实践);深刻,甚至(一篇好文章);病重(孙权病重)。英/法1.邪:不,我讨厌。2.教育与影响。3.反语: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讽刺齐王)4.切割:成就与吹嘘;讨伐,进攻;声讨(批评);优点;5.给予:充足的,丰富的。6.(n),耿:耿直。7.顾:参观。8.通过:通过;错误;参观;责备。9.固:本来;坚持;结实。10.干:盾;冒犯;冲;干预;找到。11.鞠躬:当面;身体。12.嘿嘿(嘿);羞耻(羞辱)13.卖:买和卖。H1.危害:嫉妒。2.或者:有人;也许或者。3.瓦解:举报,举报,曝光。4.解体:人质,抵押。5.是的:不谋而合。6.胡先生:什么,为什么不呢?7.和:应该和。8.恨:后悔和不满(古人用“怨””表怨恨,恨不表,只有怨恨连用时才有仇恨义)。9怙:依仗、凭借。10.怀:安抚(怀敌附远);(人心)归向(黎民怀之);想念,怀念(思乡怀远);关心(少者怀之)。J1.籍:登记(籍府库);名册,户口册;通“藉”,凭借(然往往籍是以谋私利)。2.简:挑选(简贤选能)。3.将:请;将要;率领,带领。4.矫:假托,假传。5.馑:连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连用时“饥”和“馑”无区别。6.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7.觐: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泛指朝见帝王。8.蹶:受挫折(一蹶不振),必蹶上将军(使受挫折);倒下,跌倒;竭尽,枯竭(天下财产何得不蹶。)9.间:离间;隔阂,疏远;间或,断断续续地(时时而间进);秘密地,悄悄地(屏(屏退)人间语);从小路(道芷阳间行)。10.疾:厌恶,憎恨(嫉/疾恶如仇);妒忌(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病;痛苦,疾苦;缺点,毛病(寡人有疾,寡人好货)。11.矜:怜悯,同情(矜恤孤羸);注重,慎重(人矜节行);庄重(矜持(竭力保持庄重);骄傲;夸耀(自矜功伐)。12.贾:买;做买卖的人;价格。13.假:借(久假不归;假舆马者);借助(善假于物也);代理(假吏);如果。14.鉴:镜子;引以为鉴。15.稽:考证、考核;稽首(礼节)。16.诘:责问,诘难。17.靖:安定。18.就:接近。19.竟:完毕、终了;从头到尾。20.绝:断绝;非常;超越;横渡。K1.课:考核、督促、征收;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2.堪:忍受;能够。3.克:能够;战胜。4.匡:纠正;辅助。L1.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2.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3.勒:率领(三日而勒兵)4.伦:类。5.论:研究,讨论(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议论,评论(每与臣论此事);辩论;判罪(辄捕论之)。6.罹:遭遇。7.令:使;美好;时令。M/N1.弥:满;更加;弥补。2.靡:没有;倒下;浪费。3.敏:①聪明、机智;②努力,奋勉。4.名:名称;命名;有名;占有;说出。5.秣:喂马。(厉兵秣马)6.莫:没有人;不要。7.牧:封建统治阶级称统治人民为“牧”。8.佞(nìnɡ):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9.略:掠夺,夺取;大概;谋略。P1.朋:结党。2.裨:副的;好处。3.匹:力量相等。4.趣、趋:①趋向、奔赴,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5.穷:①困厄、不得志;②偏僻;③走投无路;④穷尽。6.去:离开;距离。7.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劝学)8.期:①满一年(一月);②期望,约定9.抢:碰、撞。(呼天抢地)10.戚:斧头;忧愁;亲属。11.迄:到;完毕。12.戕:杀。R/S1.稔:庄稼成熟。2.让:责备,责怪。3.赡:富足,充足;供给。4.少:批评;轻视,看不起。5.虽:虽然,即使。6.宿:素来;星宿;夜。(宿将:有经验的老将)7.素:向来。8.速:快;招致(始速祸焉);邀请。9.私:偏袒。10.司:主管;官署。11.俟:等待。12.数:规律;屡次;天命。13.率:遵循;率领;大致;一概。14.爽:差错。(女也不爽)15.是:这;正确。16.适:到??去(彼且奚适也);恰好;刚才;适合;女子出嫁;17.稍:慢慢地,逐渐。(其后秦稍蚕食魏。)18.施:旗帜(本义);设置、安放;施加。19.售:考试得中(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以售其奸);卖出去;买T/w1.听:治理,处理(兼听万事);判决(断狱听事);听从,接受;听任,任凭2.通:交往;交换(通财货);通报,传达(不肯为通);得志;地位显贵,显达;通晓(通于兵事);共同的,通常的(前代通则)。3.倜傥:①卓越;②不拘于俗。4.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5.微:深奥(微言大义);稍微;卑贱;(如果)不是。6.为:做;作为;认为;是;因为。7.危:高;正、端正。8.望:埋怨,责怪(宗室贵族多有怨望者);名望;盼望,期望;农历每月十五X1.械:桎梏;脚镣和手铐。2.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3.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4.奚:什么,哪里。5.蹊:小路。6.悉:全、尽。7.息:生长,繁殖,停止。8.袭:因循,沿袭,侵袭。9.葸:畏怯。(畏葸不前)10.黠:狡猾。11.狎:轻侮。12.遐:远。13.暇:空闲。14.下:攻克;交给??去处理。15.鲜:少。16.嫌:疑惑;仇怨。17.相:容貌;辅助。18.向:从前;假使。19.骁:勇猛,矫健。20.衅:罪过;灾祸。21.兴:发动。22.凶:收成不好。23.修:长;整理。24.诩:夸耀。25.勖:勉励。26.恤:担忧;体恤。27.旋:随即。Y1.阳:①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或南坡;②通假于“佯”。2.涯:边际。3.雅:很;高雅;平素;向来。4.厌:满足。5.赝:假的。6.已:停止。7.翌:明(天,年)。8.怿:喜悦。9.益:更加;渐渐地;利益。10.懿:美好。11.易:改变;交换;轻视。12.逸:逃跑;隐逸;放纵。13.抑:选择。14.艺:种植。15.诣:到。16.因:依靠;沿袭;由于,通过。17.殷:盛、众多。18.荫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上的官爵而受到封赏。19.隅:角落。20.不虞:没料到。21.渝:改变。22膺:胸。23.英:花。24.营:经营;谋求。25.颖:聪明。26.用:使用;任用;因为;以;财用。27.尤:①归咎,过错。(怨天尤人)②特别突出;珍贵的物品(尤物)28.游:①游玩,浏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29.宥:宽容。30.鬻:卖。(卖官鬻爵)31.寓:寄寓。32.谕:告诉,知道,了解。33.狱:案件;官司;监牢34.掾:古代属官的统称。35.殒:死亡。36.陨:从高处掉下。37.愠:生气。38.喻:告诉(故作书以喻意);知道,了解,明白(家喻户晓);比喻。39.引:率领,引导;拉开弓(引而不发);延长,伸长(引领西望);避开,退却,(秦军引而去);取过来(引酒而饮之);引用(旁征博引)40.与:结交,亲附;给予,授予;参加(与师);赞许(朝过夕改,君子与之)Z1.宰:主宰。2.再:第二次,两次。3.造:到??去。4.状:描绘、陈述。5.折:驳斥,使对方屈服。(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说);指责(季布面折其短);折断,(折颈而死);弯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挫折,损失(损兵折将)。6.坐:①因??犯罪或犯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③因为。7.谮:说坏话诬陷别人8.执:捉拿9.诛:杀,责问。(口诛笔伐)10.濯:洗。11.祚:福;帝王。践祚:即登上帝位。12.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次序。13.衷:内心。14.乍:突然,刚。15.斫:砍。16.踬:跌倒知识清单三史传类高频词归类1.表示等到的:逮、迨、比、及、比及、比至。2.表示统率的:率、领、将、帅、引、以、带、勒、制。3.表示假装的:阳、佯、诈、伪。4.表示攻下、夺取的:下、拔、取、破、夺、举、掠、略。5.表示交友、交往的:善、友、交接、交、与、知、游、结、故(旧交)。6.表示一类的:伦、徒、辈、众、党、流、类、属、族、侪、俦。7.表示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8.表示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适、之、造、至、徂。9.表示离开某地的:去、迂、徙。10.表示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存、候。11.表示告别的:辞、别、谢。12.表示暗中的:阴、间、密。13.表示难道的:顾、岂、独、庸、其。14.表示全、都的:毕、咸、皆、率、具、俱、举、尽、胜、一、悉、全、阖、合、并、胜、既、佥。15.表示慰问的:存、吊、问、慰、省、循。16.表示美好的:令、修、嘉、懿、盛、雅、善、好、巧。17.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军粮及军队的俸给)18.表社会状态的:治(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乱、兴、盛、衰、亡19.表人物地位:贵、贱、卑、豪(卓越的人或强横的人)20.表人物个性的:鲠(骨鲠:正直,刚强)、耿(介)、厚、(仁)矜(矜,慎重,庄重。仁矜仁爱,善体恤人。)、悫(诚实,谨慎)、刚、毅(意志坚定,果断)、恺悌(平易近人)、鲠切(刚正率直)、聪、慧、敏、木讷(不善辞令)、奸、佞(善辩,巧言谄媚)、诈、谄(巴结,奉承)、谲(欺诈,玩弄手段)、勤、恭、循吏(循礼守法之吏)、俊杰、孤高(不趋时)21.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贪、淫、靡、22.表敬重的:恭、敬、重、尊23.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说坏话诬陷别人)、诬24.表赞扬的:多(称赞)、嘉、誉、与(赞许)、许、叹25.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给予不好的评价)、怨、患(憎恶,讨厌,厌恶)、疾(恨,憎恶)26.表责备的:过(责备)、责、咎、诛(责怪,谴责)、让、谴、尤、折(指责)27.表宽容的:容、贷、恕、宽28.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29.表哀怒的:怒、愤、忿恚(恼怒,发怒)、涕泣、切厉(严厉)、罹(忧患,苦难)、诟(怒骂,辱骂)、恼30.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折(驳斥,使对方屈服)、诘、诉、咨(后写作“谘”)注意:告,诰,诏。“告”和“诰”原都是告诉的意思,后来用法不同,下告上叫“告”,上告下叫“诰”或“诏”。秦以后“诏”只限于皇帝下命令用。宋以后“诰”只限于皇帝任命高级官吏或封爵时用。注意:谕,喻。二字古代通用,后来逐渐有了分工,在比喻的意义上用“喻”,在告诉的意义上用“谕”。31.表劝说的:说、劝、规、讽(用委婉的话暗示或劝告。)、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谏32.表害怕的:畏、惧、惮、骇、遽(恐惧)33.表揭发的:劾、讦(jié)、揭、_(揭发)34.表违背的:牾(wǔ)、忤、逆、倍(背)35.表走的:步(行走,步行)、趋(快走)、走(跑,逃跑)、遁、亡、逃、匿36.表饥饱的:饱、饥、饿、馁、馑注意:“饥”“馑”。分开讲时五谷没有收成叫“饥”;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叫“馑”。但连用时“饥”、“馑”无区别。37.表食物的:糗(qiǔ炒熟的米、麦等干粮)、馔(zhuàn)、肴、膳、羞(馐)、蔬、果38.跟粮食有关的:粟(粮食的统称)、黍(shǔ)、禾(泛指庄稼)、稷(谷类)、谷、稻、菽(豆类的总称)、稼穑(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耕耘、稔(rěn庄稼成熟)、熟、刈、籴(dí买进粮食)、粜(tiào卖出粮食)、廪(lǐn米仓)、荒、欠收、歉(年岁欠收,收成不好,与“丰”相对)丰、饶(富足,多)、赡(富足,充足;供给)、足、给(足,丰足)注意:上古时“豆”是一种盛食品的器皿,与“菽”的意义完全不同。汉代以后“豆”才逐渐代替“菽”,成为豆类的总称。五谷:稻黍稷麦菽或麻黍稷麦菽39.表容器的:斛(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五斗为一斛)、斗(十升为一斗)、觞、樽40.表死亡的:(驾)崩、薨(hōng)、卒、不禄、死、山陵崩、没(殁)、终、圆寂《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41.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jī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京、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注意:禁:皇帝居住的地方。禁内(宫内);禁外(宫外);禁宫(宫殿);禁闼(宫门。借指皇宫。闼:门);禁省(警卫森严的皇宫)。42.跟皇帝有关的:上、帝、朕、孤、寡人、践祚(祚zuò(帝位);践祚:即位,登基)、登基、用事(执政,当权)、御、诏、诰、(驾)幸、膳、奏、表、疏43.表刑罚的:髡(剃去犯人头发的刑罚)、黥(用刀刺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劓(yì)、笞刑(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杖刑(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刖yuè刑、膑bìn刑、宫刑、大辟pì、炮烙、汤镬(huò)、车裂、凌迟、腰斩、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枭首、菹醢(zūhǎi把犯人剁成肉泥)、极刑(分割肢体、零割全身的酷刑)44.与科考有关的:贡举:古时地方向朝廷荐举人才、指科举考试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及~;落~登第:登科,科举考中(进)进士进士: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中第:科举考试及格落第、下第:科举时代指殿试或乡试没考中状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会元:会试第一称会元解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乡试:科举时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选拔人才的考试。45.表穿戴的纨wán绔kù:古代贵族子弟穿的细绢裤。常用来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布衣:麻布衣服;平民,老百姓履:鞋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鞋绶:丝带,常用来拴玉或印冠:①是帽子的总称;古代的一种礼仪。②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冕: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巾:扎在头上的织物弁biàn:①古代用皮革做成的一种帽子;②男子成年加冠称弁。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免冠:脱帽。常表示谢罪跣xiǎn:赤脚4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47.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xiāo、缣jiān、绸、罗、缎、绮、纱、绦tāo、缟、缯48.表桌床的:案、几、床(供坐卧的器具)、榻(床;几案)49.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马笼头)、縻(缰绳,捆,拴)mí、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逸(马脱了缰绳,放纵)、驭、御、驾、辕、辙、秣(喂马的饲料;喂养马匹)50.与水利有关的:堤、决(疏通水道)、溃(水冲破堤坝)、溢(水漫出来)、涨、灌溉、涝(雨水过多,淹了庄稼)、旱、堰(挡水的低坝)、芜秽(荒废,杂草丛生)51.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傅(辅导太子)。庠序泛指学校。52.表年龄的:襁褓(婴儿的被子)、孩提(刚会笑而处于提抱之中)、黄口(幼儿)、黄发(老年人)、垂髫(儿童或童年)、弱冠(二十岁左右的男子)、豆蔻(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而立(三十岁)、不惑等。53.表祭祀的: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牢(作祭品用的牛羊猪)、太牢(牛羊猪三样齐全)、少牢(只有羊猪)54.表古代赋税的:赋、敛、课、调(征调)、庸(唐代代替劳役的一种赋税法;)、催科(催办缴纳赋税)56.表丧事的:丁忧、忧、丁母忧、吊(慰问;悼念死者)、唁、__(cuīdié)(用麻布做的丧服)、殓(给死人穿衣,装入棺内)、椁(外棺,套在棺材外面的部分)、不豫(有病)、瘳(chōu病愈)、渐(病情加重)、大渐(病重57.表主管的:知、典、主58.表监狱的:囹圄、狱59.表朝见的:朝、觐60.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61.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62.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63.表官职变化的:选拔官吏是“纳新”;官吏的退休是“吐故”。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辞去的:辞、致政、致仕、休致、致事、退、告退、乞退、乞休、乞骸骨、乞身、归故里、移病、告老、解绶、挂冠、归田、归隐相关问答:次日是指哪一天次日是什么意思

1、 次日指的是任意的一天后的第二天,相对于今天,明天就是次日。特定的任意一天,它的第二天也是次日。次日也可以用来指任何特指的日期或不讲自明的一天后的该日期,也称翌日。

2、 【例句】:(1)第一类邮件应于次日到达。(2)那则消息次日刊登在头版上了。(3)次日我们继续旅行。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