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黄帝外经》——考订经脉第十七(2)

《黄帝外经》——考订经脉第十七(2)

发表时间:2024-07-20 02:40:09 来源:网友投稿

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者,又谒相之门也。心主即心包络,为心君也。肺凛天王之尊,必奉宰辅之令,所以行少阴心主之前而不敢缓也。自此而下于肘中,乃走于臂内,由臂而走于寸口,鱼际,皆肺脉相通之道。循鱼际出大指之端,为肺脉之尽。经脉尽复行,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乃旁出之脉也。雷公曰:脾经若何?岐伯曰:脾乃土藏,其性湿,以足太阴名之,太阴之月,夜照于土,月乃阴,象脾属土,得月之阴气,故以太阴名之。其脉起于足大指之端,故又曰:足太阴也。脾脉既起于足下,下必升上,由足大指内侧肉际,过横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乃入肝经之路也。夫肝木克脾宜为脾之所畏,何故脉反通于肝?不知肝虽克土,而土亦能成土,土无木气之通,则土少生发之气,入腹者,归乎脾经之本藏也。盖腹脾之正宫,脾属土,居于中州,中州为天下之腹,脾乃人一身之腹也。

评述:相克亦相连,脾被肝克而连于肝,正如之前所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是相克,母与子是相生。这道理在人类社会里也是行得通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