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加快统筹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市政府在中共嘉兴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优化服务年”活动,协调推进保增长、促转型、抓统筹、重民生的各项工作。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不仅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势头,而且在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方面又取得了新的进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初步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超过1900亿元,比上年增长9%以上;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1.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9%以上;实现财政总收入279.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1.7亿元,分别增长10.8%和11.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9%;城镇登记失业率3.5%;人口自然增长率-0.12%。。除进出口总值增速、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外,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顺利完成。一年来我们围绕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一)全力保增促调。以“增投资、扩融资、保订单、减负担”为重点,全力以赴打好保增促调攻坚战。大力实施“四个双百”工程,进一步健全项目推进机制,沪杭客运专线、嘉绍通道等一批政府主导性项目加快推进,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23亿元,增长23.8%。把帮扶企业作为保增长的重要基础,落实减免企业相关税收、下调养老保险费率和取消、暂停、降低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策,共计减轻企业负担超过40亿元。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投向,积极推动银企对接,开展专项信用贷款,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610.2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占56.2%。大力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引导企业抱团营销,提高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补贴标准,各级财政外贸扶持资金超过1.1亿元。组织开展服务企业专项活动,建立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制度,防范和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健全城乡商贸流通网络,实施鼓励消费的各项措施,积极推进汽车、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各级财政拨付配套补贴资金5112万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8%。制定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实施服务业“百项百亿”工程,在北京、香港等地开展服务业推介招商,推进工业企业实施主辅分离,限额以上服务业投资增长30.9%,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5%,在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提高到37%左右。贯彻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工业重点项目“五个一批”工程,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工业生产性投入增长10.5%。自二季度开始,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876.4亿元,增长3.7%,增速比一季度回升了13.4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由一季度下降38.5%回升到全年增长30%左右。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达到135.7万吨,连续六年保持增长。编制实施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发展,基本建立市、县、镇三级农合联体系,全市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09个,实现农业总产值181.2亿元。(二)加快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全面实施“1640”工程,加快市域总体规划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市域规划、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推进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嘉海公路、南北湖公路等干线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市域天然气管网工程开工建设,嘉兴机场军民合用及改扩建项目正式签约。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市区东南片、湘家荡区域开发建设扎实推进,南湖湖滨区块综合整治和旧区老居改造进展顺利。建成“数字嘉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市本级基本完成城乡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各副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滨海新城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实施以“十改联动”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突出抓好“两分两换”,编制完成“1+X”村镇布局规划,扎实推进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加快农房改造集聚,全市新建改建农房3.4万户,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1.4万亩。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新建改建农村联网公路228公里,疏浚河道2112公里,新增信息化普及村20个,市本级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镇级全覆盖。(三)强化创新扩大开放。制定实施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建设行动纲领,完善和落实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市财政设立1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浙江创业创新投资公司(红土创业投资公司)落户嘉兴开展风险投资。引进大院名校联合共建创新载体20个,新增国家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省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3个。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6家,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技术)中心13家、授权专利5208件。实施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加强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全年引进各类人才2.7万名。被列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和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加大金融创新力度,设立小额贷款公司11家、村镇银行2家。实施市级国资公司改革重组,纳入监管的市级经营性国资总量达到709.6亿元。大力支持和培育企业股改上市,3家企业通过审核。制定促进开放型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外贸出口逐步回升,全年实现出口总值123.41亿美元,下降12.5%,降幅比一季度减少5.4个百分点。推进开发区整合提升,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3.35亿美元,接近上年水平。完成境外投资1.02亿美元。引进央企等国内优势企业取得明显成效,北京中关村长三角创新园、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引进内资141亿元。加强国际交流,在经济、文化、教育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深化。深入实施接轨上海首位战略,积极对接上海世博,加强与沪杭等周边城市的合作,嘉兴港与上海港、宁波港的协作进一步深化,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485万吨,增长23%,其中集装箱突破20万标箱,连续两年实现翻番。积极参与“山海协作”,对口青川灾后援建工作进展顺利,一批学校、卫生院项目建成使用。(四)切实加强节能减排。积极推广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实施节能重点技改项目300项,淘汰燃煤小锅炉422台,完成124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强水污染区域综合整治,建立市域环境联合执法机制,石臼漾生态湿地等水源保护工程功能进一步发挥,64个市控以上断面劣五类水体比例下降20.7%。启动新一轮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提前一年基本完成存栏生猪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整治任务。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市联合污水处理二期、桐乡尾水排海工程等项目扎实推进,新增污水集中收集管网308公里。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监管,全市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39起。加强生态建设,大力开展城乡绿化造林,新增绿化面积3.5万亩。初步测算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5%、4.5%和3.6%。(五)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全市新增公共图书馆镇级分馆12个,各项文化设施、文化服务进一步加强。加快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组织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十项工程,积极推进运河申遗,开工建设马家浜遗址公园,蚕桑习俗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展陈工作有序推进。精心组织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节庆活动,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承办第六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表彰活动。组建报业、广电集团,文化创意、传媒演艺等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债务化解工作,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600元和400元。注重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内涵提升,新增省级示范专业(基地)6个,全市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5万人。健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3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省级验收。全力抓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增强。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功承办全国田径大奖赛,第十四届省运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人口和计生工作扎实推进。统计、气象、档案、地方志等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六)着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级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比例达到76.7%。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充分就业村(社区)创建活动,重点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万人,帮助2.8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善全民社保推进机制,初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调整统一全市职工养老保险费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3.3万和223.2万。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340元,全市共发放物价补贴749万元、医疗救助金2498万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21.1万平方米,新增廉租房保障家庭508户,实现低保标准2倍以下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市区11项民生工程基本完成。加强群众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完成国庆60周年安保任务。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专项治理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坚决打击非法传销活动。深化“平安嘉兴”建设,健全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网络,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市恶性案件和刑事发案总量继续下降,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加强新居民服务与管理,南湖区、平湖市成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积极支持国防建设,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军民共建活动,人防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得到加强。老龄、残疾人、慈善等事业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关系融洽和谐。(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办结人大代表建议295件、政协提案347件。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沟通联系,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推行行政机关质量管理认证,建立健全并联审批、投资项目审批代办等制度。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的提高。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化“五型”机关创建,组织实施“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专项行动,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严格财政节支,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出国经费支出分别减少5%和20%。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反腐倡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中共嘉兴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和衷共济、克难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辛勤劳动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嘉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嘉兴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出口下降较大,民间投资意愿不强,科技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任务依然繁重,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亟待加快;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尚不完善,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城镇低收入群众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就学、就医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不少。政府自身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一些机关和公务人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形式主义、铺张浪费等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还比较突出,少数人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我们一定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