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读山海经》陶渊明赏析

《读山海经》陶渊明赏析

发表时间:2024-07-20 07:04:15 来源:网友投稿

逯钦立认为这组诗大约作于义熙四年(408年)之前,陶渊明处于归园田居前期,耕种之余便以琴书自娱。这期间他读了《山海经》及另一些神话、历史书如《穆天子传》之类,有感而作这十三首诗。

紧接诗人就写“吾”在“吾庐”的耕读之乐及人事关系。“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二句值得玩味的,首先是由“既已”、“时还”等钩勒字反映的陶潜如何摆放耕种与读书之关系。

耕种在前读书其次。这表现了诗人淳真朴质而富于人民性的人生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扩展资料:

《读山海经十三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首篇为序诗后十二首从《山海经》《穆天子传》中撷取题材而写成。

组诗中世间的传说、神话、寓言、史实,通过其“魔镜”,或被化为睿智的火花,或被化为哀婉的叹息,或被化为惊天的怒吼,或被化为由衷的敬佩,或被化为刹那的顿悟,或被化为玄妙的虚幻,或被化为警世的宣言,可看作作者壮年时期思想状态的全面映照。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