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普通教育学试题(1)1

普通教育学试题(1)1

发表时间:2024-07-20 07:36:46 来源:网友投稿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①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②洛克的《教育漫话》

③卢梭的《爱弥尔》

④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

①生物性

②永恒性

③历史性

④阶级性

3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①幼儿教育

②中、小学教育

③高等教育

④职业技术教育

4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    )活动之中。

①家庭教育

②社会教育

③学校教育

④一切教育

5培养学生审美(    )能力是美育过程的起点。

①感知

②理解

③判断

④创造

6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    )环境。

①宏观的

②间接的

③一般的

④特殊的

7(    )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是一大进步。

①课堂教学

②复式教学

③开放教学

④电化教学

8教育过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    )。

①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状

②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③教育要求

④教育影响

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    )。

①高等教育

②中等教育

③职业技术教育

④初等教育

10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    )。

①主体性、示范性和目的性

②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

③主体性、个体性和社会性

④主体性、示范性和主动性

11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    )。

①理论加实践

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③读书加劳动

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

12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把发展(    )的责任交给地方。

①基础教育

②中学教育

③中等教育

④职业教育

13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    )三种教学计划。

①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②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③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④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14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具有的(    )乃是人成为教育对象的根本原因和条件。

①生物性和社会性

②生物性和阶级性

③历史性和阶级性

④受教性和可教性

15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

①参观法

②实验法

③演示法

④练习法

16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原则。

①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②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③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④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17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讲授方式称为(    )。

①讲解

②讲读

③讲述

④讲演

18(    )说:“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①《论语》

②《孟子》

③《学记》

④《大学》

19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    )入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

①道德认识

②道德情感

③道德意志

④道德行为

20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    )原则。

①循序渐进

②因材施教

③直观性

④巩固性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