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各个时期的病虫害防治
1、苗床期最常见的三种病害是:绵腐病、立枯病和青枯病。低温时水稻容易发生绵腐病。得了绵腐病的水稻,胚乳中的营养会被大量消耗,不可能生长为壮苗。防止绵腐病的诀窍是一定要在播种后浇水前,使用氢氧化铜,三乙磷酸铝防治绵腐病。
2、返青分蘖期时,水稻会吸收大量氮元素,也是最需要氮肥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植株的各个器官都比较娇嫩,容易受到各类病虫害的侵害,其中最主要的害虫是稻飞虱,最主要的疾病是纹枯病。
3、稻飞虱主要发生在南方,这种害虫会破坏水稻的细胞组织,吸收营养,导致稻穗难以长成。稻飞虱一旦爆发,持续时间长,很容易导致大规模减产。稻飞虱的防治已经比较成熟,使用吡蚜酮、呋虫胺等新烟碱类化合物对稻飞虱的杀虫效果比较优良。
4、拔节期时,南方地区最常见的虫害是二三化螟与稻苞虫。这两种害虫会造成稻谷空瘪,稻穗发白,严重影响产量。这个时期的病害则是稻瘟病,防治稻瘟病的最佳时期是稻穗破口期前的5-7天,使用传统药剂稻瘟灵以及吡唑嘧菌酯,效果都会不错。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水稻黄化完熟率达95%以上即可以进行收获。种植面积大的农户一定要等下枯霜后收获。
2、针对今年受气候影响,水稻大面积倒伏的发生,一定要早收倒伏水稻,以防下雨引起霉变,生芽,损失加大。倒伏水稻多在地里一天,损失就有可能加大。
3、水稻收获时期的气候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13℃以下,最好枯霜以后,收获过早会给贮藏带来麻烦。
4、收获最好要在10月15日前后完成,以防下雪,收获下来的水稻禁止大堆存放,以防自身发热引起霉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