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成均的词义

成均的词义

发表时间:2024-07-21 02:57:47 来源:网友投稿

《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注引董仲舒云:“成均,五帝之学”黄以周云:“文王世子以于成均别郊学之人是成均为周大学之通称”。按周名大学曰成均,仍沿五帝之称也。孙诒让《周礼正义》谓:周大学之名,见此经(《周礼》)者唯成均,见于《礼记》者由又有辟雍、上庠、东序(又称东胶)、瞽宗,共五学,另外又有小学,参见“辟雍”条。后世唐高宗曾改国学为成均监。《礼记·文王世子》:“三而一有焉,乃进其等,以其序,谓之郊人,远之,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也。”郑玄注:“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南朝宋颜延之《宋武帝谥议》:“国训成均之学,家沾抚辜之仁。”唐杨炯《崇文馆宴集诗序》:“齿於成均,所以明其长幼;通於博望,所以昭其宾客。”明何景明《送林利正同知之潮阳》诗:“忆在成均共携手,泉山门下相知久。”清昭梿《啸亭杂录·莫葆斋》:“莫葆斋晋,浙江仁和人。少入成均法时帆先生最为赏识,每考必列前茅。”清汤之旭《皇清州同知尹思袁公(袁可立曾孙)墓志铭》:“美丰仪,饶干济才,读书成均,以选例待佐州牧。”“国有成均,在浙之滨”亦取“成均”一词的“大学”之意。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