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辽宁省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辽宁省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发表时间:2024-07-21 05:25:11 来源:网友投稿

《抱朴子内篇》二十卷,晋葛洪撰。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出身士族自幼聪敏,酷嗜读书。成年后跟从郑隐学习炼丹秘术,颇有造诣。早在汉代以前,就有人企图通过服用药物,追求长生不死。汉代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昌盛,这种思想更被许多人所执迷,葛洪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抱朴子内篇》即是主要讲述炼丹服药、成仙得道的著作。虽然就其内容来说这是很荒诞的,但我们可以从中了解道教的思想与理论,以及当时一部分人的社会习尚。同时书中记载的炼丹实践,又为研究我国的科学史尤其是化学史,提供了可贵的资料。辽宁省图书所藏宋绍兴二十二年荣六郎刻本《抱朴子内篇》,是现存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本子。清初曾为著名藏书家季振宜和徐乾学所收藏,并钤有“季振宜藏书”、“御史振宜之印”和“乾学”、“徐健菴”等印。季振宜的藏书目录《季沧苇书目》著录二十卷宋刻本《抱朴子内篇》有二部,一部为五册,一部为十册。辽宁省图书馆藏本应是其中的五册本。该书二十卷分装五册,半叶十五行,每行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字体苍劲显示出宋代浙江地区的刻书风格。从文字上看荣六郎本《抱朴子内篇》有些地方更接近于原貌,可以校改明清诸本的一些错误。虽有讹误但它时间较早,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辽宁省图书馆收藏的《聊斋志异》手稿本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生前手定的清稿本。《聊斋志异》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它问世二百多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至今已被译为多种文字,有诸多的版本流传于世。特别是其中的篇章:《崂山道士》、《画皮》、《聂小倩》、《胭脂》等名篇先后被拍成美术片、电影、电视片而家喻户晓。但是《聊斋志异》这部手稿的流传和收藏情况却鲜为人知。这里面确有一段坎坷的经历。蒲松龄是清初时山东淄川人,《聊斋志异》一书的写作大约在康熙前期,边写、边讲给村人、边改,到康熙中期才完稿,历时40余年。蒲松龄临终时曾嘱咐其儿孙“余生平恶笔,一切遗稿不许阅诸他人”。他之所以这样嘱咐,是有原因的,蒲松龄少年时就有文采,但屡试不第,到71岁才入贡生。因此著者在这部小说中借助谈狐说鬼的方式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另外蒲氏家境贫寒,在蒲松龄去世的50年里这部书一直没有刊布,只有抄本流传于世。蒲松龄的手稿也一直存放在山东淄川蒲氏家祠。直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才有据抄本刊布的青柯亭刻本问世。大约在咸丰年间,蒲氏七世孙蒲介人因与家族发生争执,便携带《聊斋志异》和《杂著》等几种手稿远走东北定居沈阳。此后蒲介人将这二部手稿传给其子蒲英灏。光绪二十年(1894)蒲英灏供职在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幕府,依氏得知蒲英灏是蒲氏后代,藏有《聊斋志异》稿本,便商请借阅,蒲英灏无奈,只好先以半部借之,阅毕又以另半部相借。恰逢此时依氏有事进京,不料染病去世,所借半部《聊斋志异》手稿从此不知下落。直到现在仍未有出世。光绪二十六年(1900)蒲英灏奉命镇守西丰,家属随其迁至西丰,这二部手稿也同时带往。蒲英灏去世后将这二部手稿传第五子蒲文珊。蒲文珊是一个读书人,曾任西丰县立图书馆馆长,对《聊斋手稿》的珍视胜过其父。这期间有多人相借、预购,包括日本人出高价收买均遭到蒲文珊的拒绝。1950年蒲文珊将这部手稿捐增人民政府辽东省文化处,1951年转交东北文化部。由于这部手稿纸质变色、发脆,不宜保存,请当时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周福成老师傅重新装裱,宣纸加衬,作成金镶玉装,使这部书由原来的四册改成现在的八册。并转交东北图书馆即辽宁省图书馆收藏至今。现存的《聊斋志异》手稿是用竹纸抄写,共收237篇,其中有31篇是他人代抄,其余的206篇均为蒲松龄手抄。尤其珍贵的是在卷前聊斋志自文后钤有一枚松龄白文长方印,这是蒲氏手稿不可多得的佐证。蒲氏《聊斋志异》半部手稿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坎坷磨难,最终能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实在是值得辽宁人庆幸的事。同时也被作为我馆藏书中的镇馆之宝。目前这部手稿本的影印本已经出版,其他排印本和选印本多不胜数,仅辽宁省图书馆就藏有不下30种版本。辽图收藏有56万册的古籍文献,其中包括善本古籍12万多册、普通古籍34万册及未整理古籍近10万册。辽图收藏的古籍文献有相当部分是存世孤本、珍本,其中有数量可观的宋、元刻本;馆藏闵版书已达119种,为国内收藏闵版书之最;馆藏殿版书600多种、1000多部;罗振玉先生所藏善本16010册及家刊本4万余册;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小说稿本《聊斋志异》等。在文化部和辽宁省财政的支持下,辽图的古籍保护工作稳步实施:制作了古籍善本樟木匣和函套,起到了防虫、防尘、防光的保护作用;建成了地下善本书库,配置了国内一流的消防报警灭火系统、防盗报警系统、中央空调吸湿机以及密集书架。古籍保护条件的改善、古籍修复室的建设,使得古籍普查和古籍修复也逐步完成。为加强古籍整理与开发工作,辽图已经建立了古籍机读目录数据库,还为馆藏善本古籍建立了详细的善本基本卡;不仅参加了《中国丛书综录》、《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文善本书国际联合目录》等书目的编制工作,还组织完成了东北地区51家单位参与、省内20家单位参编的《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对辽宁省现存古籍进行了一次全面汇总和梳理;同时《辽宁省图书馆孤本善本丛刊》、《明代闵凌刻套印本图录》等一批馆藏孤本、珍本整理后影印出版,使得深藏秘阁的典籍得以面世。2007年8月,辽图被确定为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试点单位。2008年7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有42部古籍入选首批《全国珍贵古籍名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