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钤的其它信息
朱启钤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奠基人。1917年,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了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手抄本,便委托商务印书馆以石印本印行,同时又在北京刊行仿宋本。之后又组织人员对《清钦定工部工程做法》一书进行校注。1930年,朱启钤得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的资助,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设文献组和法式组,朱启钤兼任文献组主任,建筑学家梁思成担任法式组主任。营造学社是最早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式样、设计的学术团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学的基础。中国营造学社创办于1930年,1937年因北平沦陷而停办。其间先后出版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工段营造录》、《元大都宫苑图考》、《营造算例》、《牌楼算例》、《清式营造则例》、《梓人遗制》、《哲匠录》、《同治重修圆明园始末》等书刊。朱启钤评价:“中国营造学社在历史上,在美术上皆有历劫不磨之价值。”朱启钤年长周恩来近三十岁,他们二人在不同的时代都担任过政府总理,周恩来尊重朱启钤,朱启钤佩服周恩来。1957年深秋的一个傍晚,周恩来到东四八条111号看望朱启钤。周恩来说他在北戴河看到一篇碑文,上面有他叔父周嘉琛的名字,问朱启钤知道不知道。朱启钤说:“民国二年,我任内务部总长,举办县知事训练班时,你叔父是我的门生,当时他正在临榆县知事任内。”周恩来笑着说:“那你比我大两辈,我和章文晋(朱启钤的外孙)同辈了。”谈话时,朱启钤因耳聋经常打断周恩来的谈话,家里人就向他摆手示意。周恩来看到后说:“不要阻止他,让老先生说嘛!”朱启钤担心死后被火化,托付周恩来:“国家不是说人民信仰自由吗?我不愿意火葬,我死后把我埋在北戴河,那里有我继室于夫人茔地,我怕将来办不到,所以才和你说,你帮我办吧!”周恩来高声回答:“我一定帮你办到,你相信我,放心吧!”朱启钤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朱启钤对家里人说:“总理是我在国内外所遇到的少有的杰出政治家,也是治理我们国家的好领导。可惜我生不逢时,早生了30年,如果那时遇到这样的好领导,我从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一定能办到。”注:①广亮大门,是北京四合院中等级最高的宅门,是具有相当品级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式。②垂花门,在底邸、宅院建筑群常作为二门,起着联系和分隔内宅和外宅的作用。③缂丝,即刻丝,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之一,盛于宋代。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